《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机械运动PPT优秀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机械运动PPT优秀课件,共26页。
新课导入
为了正确地认识周围的世界,准确把握事物的特点,人们发明了许多仪器和工具。这些仪器和工具帮助我们进行准确的测量。尺、钟表、温度计等,都是我们熟悉的测量仪器或工具。
学习目标
1.知道国际单位制中长度和时间的单位。
2.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
3.知道测量有误差及减小误差的方法。
一、长度的单位
测量任何物理量都必须首先规定它的单位。长度的基本单位是我们在小学已经学过的米(metre)。物理量的单位都有国际通用的符号,国际单位制中,米的符号是m。
1983年国际计量大会做出规定:光在真空中1/299792458s内所经路程的长度定义为1 m。
成年人走两步的距离大约是1.5 m,课桌的高度大约是0.75 m。
1 km=1000 m=103 m
1 dm=0.1 m=10-1 m
1 cm=0.01 m=10-2 m
1 mm=0.001 m=10-3 m
1 μm=0.000001 m=10-6 m
1 nm=0.000000001 m=10-9 m
单位换算方法步骤:先“换”后“算”:不改变数字,利用等量代换将单位换算成我们需要的单位,之后进行数字化简计算。
二、长度的测量
1.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
2.仔细观察你自己的刻度尺,回答下面的问题。
(1)它的零刻度线在哪里?
(2)它的量程,也就是它的测量范围是多少?
(3)它的分度值(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长度,它决定测量的精确程度)是多少?
如果需要对物体进行更精确的测量,就要选用精确度比较高的测量工具进行测量,如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等。
3.练习使用刻度尺
刻度尺的使用看似简单,但是一些基本的使用规则却是非常重要的。通过练习使用刻度尺可以发现,正确地使用刻度尺要注意以下几点。
(1)正确放置刻度尺: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有刻度线的一边要紧靠被测物体且与被测长度保持平行,不能歪斜。
(2)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刻度线;要注意区分大格及小格的数目。
(3)记录时,不但要记录数值,还必须注明测量单位。没有单位的记录是毫无意义的。
4.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三、时间的测量
像长度一样,时间也是我们经常要测量的量。测量时间也要先规定它的单位,很久以前人类就以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作为时间单位,称做一天(日)。
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econd),符号是s。 时间
单位还有小时(h)、分(min)等,它们之间的关系是1 h=60 min 1 min=60 s
在古代,人们用日晷、沙漏等计时仪器来测量时间。你还知道有哪些测量时间的方法?
在现代生活中,我们通常使用钟、表来测量时间;在运动场和实验室,经常用停表来测量时间。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还制造出了更精确的计时仪器,如铯原子钟。
四、误差
定义:在测量长度、时间以及其他物理量时,受所用仪器和测量方法的限制,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总会有差别,这就是误差。
减小误差的办法:我们不能消除误差,但应尽量减小误差。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都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消除误差。
误差不是错误。测量错误是由于不遵守仪器的使用规则、读数时粗心造成的,是不该发生的,是能够避免的。
免责声明
该内容由本站网友收集、分享,版权归作者,如有侵权或任何问题,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请将他收藏并介绍给身边朋友!
转载请注明出处!本文地址: http://www.pptxz.com/app/244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