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的特性》声现象PPT优秀课件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声音的特性》声现象PPT优秀课件下载,共37页。
音调
我们接触到的各种声音,有的听起来音调(pitch)高,有的听起来音调低。声音为什么会有音调高低的不同?什么因素决定音调的高低?
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拨动钢尺。
比较两种情况下钢尺振动的快慢和发声的音调。
物体振动得快,发出的音调就高,振动得慢,发出的音调就低。因此音调的高低由发声体的振动快慢决定。
物理学中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频率(frequency)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快慢。
频率决定声音的音调,频率高则音调高,频率低则音调低。
频率的单位为赫兹(hertz),简称赫,符号为Hz。
如果一个物体在1s的时间内振动100次,它的频率就是100Hz。
人能感受的声音频率有一定的范围。多数人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大约从20Hz到20000Hz。人们把高于20000Hz的声叫做超声波,因为它们超过人类听觉的上限;把低于20Hz的声叫做次声波,因为它们低于人类听觉的下限。
人类能听到的声叫声音,声音、超声波、次声波统称声。
响度
物理学中用振幅(amplitude)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幅度。
物体的振幅越大,产生声音的响度越大。
人听到声音是否响亮,除跟发声体发声时的响度有关外,还跟人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系。声音是从发声体向四面八方传播的,越到远处越分散。所以距离发声体越远,听到的声音越小。用喇叭可以减少声音的分散,使声音传播得更远此。
音色
频率的高低决定声音的音调,振幅的大小影响声音的响度。
但是,不同的物体发出的声音,即便音调和响度相同,我们还是能够分辨出它们的不同。
这表明在声音的特性中还有一个特性是十分重要的,它就是音色(musical quality)。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
课堂讲解
知识点1:音调
1.乐音
(1)定义:悦耳的声音叫做乐音。
(2)特征:音调、响度和音色是乐音的三个特征,由于声音是由声源的振动发出的,所以乐音的特征与声源的振动情况有关。
特别警示(1)音调表示声音的高低,由声源振动的频率决定。(2)通常所说的“男低音,女高音”这里的高、低指的是音调。
2.音调
(1)定义:音调是指音乐的高低。
(2)频率:物体单位时间内振动的次数称为频率,用f表示,单位:赫兹(赫)(Hz),符号:Hz。
例如:音叉每秒振动1000次,可表示为f=1000Hz。
(3)实验探究:决定音调高低的因素
实验结论:声源振动越快,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声源振动越慢,发音的音调越低。
3.频率与音调的关系
声源振动快,频率高,音调高,听起来声音尖而细;声源振动慢,频率低,音调低,听起来声音低而沉。
4.声音频率范围
人耳听不见的声音——超声波和次声波。
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特点:频率低、波长长、穿透力极强,它可传播至极远处而能量衰减很小,10Hz以下的次声波可以跨山越洋,传播数千千米远。
超声波:频率超过20000Hz的声波。
产生:以昆虫为食的蝙蝠,视觉很差,飞行中不断发出超声波的脉冲,依靠昆虫身体的反射波来发现食物。海豚也有完善的“声呐”系统,使它能在混浊的水中准确地确定远处小鱼的位置。
特点:能量大,沿直线传播。
知识点2:响度
1.响度
(1)定义: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的大小叫做响度(音量)。
(2)实验探究:响度与哪些因素有关?
实验结论: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震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
特别警示 声音表示声音的强弱,与振幅和距发生体的远近有关。
2.振幅
(1)定义:用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幅度叫做振幅,即振动物体偏离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叫振幅。
(2)物理意义:振幅描述了物体振动幅度的大小和振动的强弱。
(3)与响度的关系:振幅大,响度大;振幅小,响度小。因此响度由振幅决定。
知识点3:音色
1.定义
声源发出的声音特色(也叫做音质或音品),是对声音的区别。
2.影响因素
声音的音色取决于声源本身,即由声源的材料、结构和振动方式等因素决定的。不同的发声体,其具体的振动的情况不一样,音色就不同。
免责声明
该内容由本站网友收集、分享,版权归作者,如有侵权或任何问题,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请将他收藏并介绍给身边朋友!
转载请注明出处!本文地址: http://www.pptxz.com/app/244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