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功和机械能PPT免费教学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功》功和机械能PPT免费教学课件,共23页。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思考具体情境,能够判断力是否做功。
2.了解功的含义,通过分析,明确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3.理解功的计算公式和单位,并学会简单的功的计算。
一、力学中的功
课堂探究
物理学中的功主要是吸收了“贡献”的意思。如果某个力对物体的移动做出了贡献,取得了成效,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
功的概念
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
你现在知道用什么标准来判断是否做功吗?
F(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S(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不做功的三种典型情况
(1)有力,但是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为零。
(2)有距离,但是和距离同一方向上没有力的作用。
(3)有力,也有距离,但是力和距离方向是相互垂直的。
二、功的计算
力气大的工人接受了失败的教训,这一次他每次只搬 10 块砖。按照老板的要求,其中 10 块砖搬到二楼,另外 10 块砖搬到四楼。力气小的人分 3 次将 20 块砖搬到三楼。老板发工资的时候出现了疑问,不知道到底应该给多少?你能帮老板解决这个问题吗?
1.功等于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
功=力×距离
W = Fs
2.功的单位和物理意义。
即:1 J=1 N · m
意义:1 N 的力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 1 m 的距离时所做的功为 1 J。
注意:
(1)F 与 s 具有同时性:即在受力的同时移动的距离,移动距离的同时受了力;
(2)F 与 s 具有同线性:即F与s在同一直线上;
(3)F 与 s 具有同体性:即F与s对应同一个物体。
免责声明
该内容由本站网友收集、分享,版权归作者,如有侵权或任何问题,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请将他收藏并介绍给身边朋友!
转载请注明出处!本文地址: http://www.pptxz.com/app/242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