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址PPTXZ解意为:PPT下载的头字母
首页> 课件PPT> 物理PPT课件> 《杠杆》简单机械PPT下载(第1课时)

《杠杆》简单机械PPT下载(第1课时)

内容介绍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杠杆》简单机械PPT下载(第1课时),共25页。

学习目标

1.认识杠杆,了解关于杠杆的五要素。

2.通过实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及应用。

3.利用 F1l1=F2l2 进行相关计算。

一、认识杠杆

定义: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就是杠杆。

注意:

(1)“硬棒” 是指在力的作用不发生形变。

(2)杠杆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弯曲的。

杠杆的五要素

(1)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用字母 O 表示。

(2)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 F1 表示。

(3)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 F2 表示。

(4)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用字母 l1 表示。

(5)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用字母 l2 表示。

力臂的画法

(1)确定支点O。

先假设杠杆转动, 则杠杆上相对静止的点即为支点。

(2)确定动力和阻力的作用线。

从动力、阻力作用点沿力的方向分别画直线或反向延长线,即动力、阻力的作用线。

(3)从支点作动力、阻力作用线的垂线

(4)标垂足,定力臂

二、杠杆的平衡条件

为什么体重不同的两人能让跷跷板水平静止?

为什么重力相同的两人不能让跷跷板水平静止?

在杠杆的使用中,杠杠的平衡状态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状态。

杠杆满足什么条件时才会平衡呢?下面我们一起探究。

探究实验:杠杆的平衡条件

实验步骤:(1)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调节方法:杠杆哪端高,就向哪端调节平衡螺母。

(1)保证力臂沿杠杆,便于测量;

(2)消除杠杆自身重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2)杠杆两端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移动钩码的位置,使杠杆水平平衡。将动力F1、阻力F2、动力臂l1、阻力臂l2记录在表格中。

目的:保证力臂沿杠杆,便于测量力臂。

(3)改变阻力和阻力臂的大小,相应调节动力和动力臂的大小,再多做几次实验。

目的:避免结论的偶然性,寻找杠杆平衡的普遍性规律

(4)在杠杆的一侧挂上钩码作为阻力,通过在其他位置上用弹簧测力计拉住杠杆的办法使杠杆平衡。将动力F1、阻力F2、动力臂l1、阻力臂l2记录表格中。

杠杆平衡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图集
免责声明

该内容由本站网友收集、分享,版权归作者,如有侵权或任何问题,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请将他收藏并介绍给身边朋友!

转载请注明出处!本文地址: http://www.pptxz.com/app/24239.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