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效率》简单机械PPT优质课件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机械效率》简单机械PPT优质课件下载,共27页。
学习目标
了解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
了解机械效率并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了解如何提高机械效率
一、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
思考:不使用机械直接提升物体做的功,与使用机械提升物体时做的功相同吗?
实验探究:使用动滑轮是否省功
实验步骤:①如图甲所示,用弹簧测力计将钩码缓慢地提升一定的高度,所做的功为:W1=G.h。将数据填入表格。
②如图乙所示,用弹簧测力计和一个动滑轮将同样的钩码缓慢地提升相同的高度,动力所做的功为:W2=F.S。
并记录实验数据。
实验数据
实验结论:实验结果表明,虽然在两次实验中钩码被提升了相同的高度,但使用动滑轮时拉力做的功要多一些。这说明,尽管使用动滑轮会省力,在使用动滑轮的时候,还得克服动滑轮的重力,以及绳子与滑轮之间的摩擦做功。所以,使用机械不能省功,还需要额外多做一部分功。
有用功( W有用):为了达到目的,人们必须做的对人们有用的功.
在上面的实验中,克服钩码的重力所做的功就是有用功:W有用=G.h
额外功(W额外) :人们并不需要但为了达到目的又不得不做的功.
若用滑轮组提升钩码,不得不克服动滑轮本身所受的重力以及摩擦力等因素的影响而多做一些功, 而做的功(对目的没有用,但不得不做的功)。
总功(W总):有用功跟额外功的总和叫总功。(使用机械时。动力所做的功)。W总=W有+W额
总功、有用功、额外功的单位都是焦(J)
二、机械效率
日常生活中中,我们总是希望额外功越少越好,也就是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越大越好。在物理学中,用机械效率表示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
机械效率=有用功/总功。
计算公式:η=𝑾有/𝑾总
注意:对于实际机械,由于总是有额外功存在,一定有η<1。
物理意义:机械效率是标志机械做功性能好坏的重要指标,机械效率越高,机械的性能越好。
三、测量机械效率
1. 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①用弹簧测力计测量钩码所受的重力G并填入表格。
②按照图甲安装滑轮组,分别记下钩码和绳端的位置。
③如图乙所示,匀速缓慢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升高,读出拉力F的值,用刻度尺测出钩码上升的高度h和绳端移动的距离s,将这三个量填入表格。④算出有用功W有、总功W总、机械效率η并填入表格。
⑤改变钩码的数量,重复上面的实验。
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
(1)物重:同一个滑轮组,提起的物体越重,机械效率越高。
(2)动滑轮重:提起的物重一样,动滑轮越重,机械效率越低。
(3)摩擦(轮与轴及轮与绳之间)、绳重。减小摩擦可以减少额外功,提高机械效率。 如:加强机械运动部位的润滑、采用轻质细绳
2. 测量斜面的机械效率
①斜面的机械效率可能和斜面的倾斜程度有关;
②斜面的机械效率可能和斜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木块、木板、斜面、白布、毛巾
实验步骤:
1.测量木块的重力,记录数据;
2.把木块用弹簧测力计沿斜面匀速向上拉;分别记录拉力F、小车沿斜面移动的距离S、木块上升的高度h。
3.改变斜面的倾斜程度,重复步2。
4.斜面倾斜程度不变,在斜面上分别铺棉布、毛巾。重复步2。
免责声明
该内容由本站网友收集、分享,版权归作者,如有侵权或任何问题,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请将他收藏并介绍给身边朋友!
转载请注明出处!本文地址: http://www.pptxz.com/app/242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