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电荷》电流和电路PPT优秀课件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两种电荷》电流和电路PPT优秀课件下载,共15页。
学习目标
1.认识摩擦起电现象,会运用摩擦起电的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相关现象
2.通过实验探究两种电荷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3.知道验电器的构造、作用及工作原理,知道电荷量及其单位。
4.了解原子的结构和摩擦起电的实质。
5.认识导体和绝缘体,了解电荷的定向移动和自由电子
摩擦起电
1.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
2.物体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荷。
实验一: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结论1:电荷间的作用规律: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现象:
凡是和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相互吸引的,一定和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排斥
凡是和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互吸引的,一定和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相排斥。
结论2: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作正电荷,用“+”表示;
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作负电荷,用“-”表示。
实验二:验电器
观察实验现象思考:
1.验电器的原理?
2.为什么有时候箔片张角大,有时候箔片张角小?
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比较物体带电多少
电荷量
(1)定义:电荷的多少叫作电荷量,简称电荷
(2)单位:库仑,简称:库,符号:C
(3)库仑是一个很大的单位。两个1C的电荷相距1000米,它们之间的力为9000N
原子及其结构
摩擦起电的原因: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
失去电子的物体因为缺少电子而带正电;
得到电子的物体因为有了多余电子而带等量的负电。
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只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摩擦起电的实质:电子的转移。
结论:
电荷在橡胶棒中不能定向移动,说明橡胶棒不可以导电。
电荷在金属中可以定向移动,说明金属是可以导电的。
导 体
(1)定义:容易导电的物体,叫作导体。
(2)导体导电的原因:导体中存在大量自由电荷。
(3)常见的导体:金属、人体、大地、石墨、 酸碱盐溶液等。
绝缘体
(1)定义: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作绝缘体。
(2)绝缘体不易导电的原因:几乎没有自由电荷。
(3)常见的绝缘体:橡胶、玻璃、塑料、空气、油等。
免责声明
该内容由本站网友收集、分享,版权归作者,如有侵权或任何问题,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请将他收藏并介绍给身边朋友!
转载请注明出处!本文地址: http://www.pptxz.com/app/241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