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丝》小数乘法PPT教学课件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蚕丝》小数乘法PPT教学课件,共17页。
学习目标
1.理解并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培养初步的推理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探索活动本身的乐趣。
重点:掌握小数乘小数的方法,会熟练地进行笔算,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能熟练进行小数乘小数的笔算,掌握小数末尾“0”的处理方法。
探究新知
使学生主动参加解决问题的活动,体验学习数学方法的乐趣。
任务驱动
1.观察情境图,你能发现什么信息?请根据你发现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列式。
信息:一条秋蚕吐的丝长约1.2千米,春蚕吐的丝大约是秋蚕的1.25倍。
问题:一条春蚕吐的丝长约多少千米?
列式:1.2×1.25
2.在计算1.2×1.25之前,先估算一下1.2×1.25的积大约是多少,再计算。
方法一:用竖式计算。
方法二:利用直观图计算。
1.2×1.25
=1×1+0.25×1+0.2×1+0.2×0.25
=1+0.25+0.2+0.05
=1.5
3.织一条丝巾大约要用300条秋蚕吐的丝,一条丝巾的质量约多少克?
0.35×300=105(克)
答:一条丝巾的质量约105克。
4.思考:小数乘整百数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小数乘整百数时,先按照整数乘整百数的计算方法计算,然后根据乘数中小数的位数确定积的小数点的位置,并将小数末尾的0去掉。
5.阅读课本“蚕丝”最下面的例题。 请你算一算,填一填,然后在组内互相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1)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从上到下越来越小,积也越来越小。
(2)当另一个乘数等于1时,积就等于2.3;当另一个乘数比1大时,积就比2.3大;当另一个乘数比1小时,积就比2.3小。
(3)小结: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大于1时,积大于这个乘数;另一个乘数等于1时,积等于这个乘数;另一个乘数小于1时,积小于这个乘数。
归纳总结
小数乘小数,当乘得的积末尾有0时,应先点小数点,再根据小数的性质进行化简。
免责声明
该内容由本站网友收集、分享,版权归作者,如有侵权或任何问题,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请将他收藏并介绍给身边朋友!
转载请注明出处!本文地址: http://www.pptxz.com/app/215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