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一元一次方程—“希望工程”义演》一元一次方程PPT免费课件(第2课时)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应用一元一次方程—“希望工程”义演》一元一次方程PPT免费课件(第2课时),共31页。
感悟新知
知识点 产品配套问题
1.调配问题包括调动和配套两种问题.
2.调动问题:指从甲处调一些人(或物)到乙处,使之符合一定的数量关系,或从第三方调入一些人(或物)到甲、乙两处,使之符合一定的数量关系,其基本的等量关系为:甲人(或物)数+乙人(或物)数=总人(或物)数.
例1 学校组织植树活动,已知在甲处植树的有23人,在乙处植树的有17人.现调20人去支援,使在甲处植树的人数是在乙处植树人数的2倍.应调往甲、乙两处各多少人?
导引:此类问题多用列表法找等量关系.设应调往甲处x人,列表如下:
解:设应调往甲处x人,则调往乙处(20-x)人,
根据题意,得
1/2×(23+x)=17+(20-x),
解得x=17. 20-x=3.
答:应调往甲处17人,调往乙处3人.
用列表法把调配前后的人(物)数表示出来,可以较方便地找到等量关系,也锻炼了同学们将已知条件转化成数学语言的能力,体现了数学中的转化思想.
配套问题:已知总人数,分成几部分分别从事不同项目,各项目数量之间的比例符合总体要求.关键是弄清配套双方的数量关系.
知识点 工程问题
一件工作,甲单独做20小时完成,乙单独做12小时完成,那么两人合作多少小时完成?
思考:甲每小时完成全部工作的______;
乙每小时完成全部工作的_______;
甲x小时完成全部工作的_______;
乙x小时完成全部工作的_______.
1.基本关系式: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时间=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效率=工作量/工作时间.
2.当问题中总工作量未知而又不求总工作量时,要把总工作量看作整体1.
3.常见的等量关系为:总工作量=各部分工作量之和.
4.找等量关系的方法与行程问题相类似,一般有如下规律:在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这三个量中,如果甲量已知,从乙量设元,那么就从丙量找等量关系列方程.
课堂小结
解决配套问题时,要弄清配套双方的数量关系,准确地找出题中的相等关系;
调动问题的基本相等关系为:甲人(或物)数+乙人(或物)数=总人(或物)数.
1.工作问题的基本量: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基本关系式: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2.当工作总量未给出具体数量时,常把工作总量当作整体1.常用的相等关系为:工作总量=各部分工作量的和.
... ... ...
免责声明
该内容由本站网友收集、分享,版权归作者,如有侵权或任何问题,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请将他收藏并介绍给身边朋友!
转载请注明出处!本文地址: http://www.pptxz.com/app/212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