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与缩小》比例尺PPT课件下载
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放大与缩小》比例尺PPT课件下载,共14页。
学习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认识图形的放大和缩小,以及把图形放大或缩小的过程。
2.理解放大和缩小的含义,能在方格纸上按比例将简单的图形放大或缩小。
3.积极参加数学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体会图形的相似,发展空间观念。
4.重难点:理解放大和缩小的含义,能在方格纸上按比例将简单的图形放大或缩小。
探究新知
任务驱动
阅读教材例1和例2的内容,尝试解决下列问题。
1.在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放大与缩小的现象?
(复印机、放大镜、放映机)
2.观察例1中围成的三个三角形,你发现了什么?
三角形的大小不一样,形状完全一样。第二个三角形每条边的边长都是第一个的2倍,第一个三角形的边长放大到原来的2倍得到第二个三角形,或者说第二个三角形的边长缩小到原来的1/2得到第一个三角形……
即时巩固
分别用同样长的4根、8根、12根火柴棒摆成正方形。
观察上面的三个正方形,你发现了什么?
将图1各边边长放大到原来的2倍得到图2,放大到原来的3倍得到图3。
课堂巩固
1.填空。
(1)一个60°的角,通过放大镜看,角度是( )。
(2)一个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分别是3厘米和4厘米,把它放大到原来的2倍后,两条直角边分别是( )厘米和( )厘米。
(3)放大后的图形与原图形相比,( )不变。
2.判断。
(1)一个30°的角放在10倍的放大镜下观察,度数变为300°。( )
(2)一个长方形缩小后与原长方形相比,长和宽都变短了。( )
(3)一个等边三角形放大后将不再是等边三角形了。( )
3.把一个精密零件放大到原来的20倍后,画在图纸上的长是1.5厘米,这个零件实际长多少毫米?
1.5厘米=15毫米 15÷20=0.75(毫米)
答:这个零件实际长0.75毫米。
免责声明
该内容由本站网友收集、分享,版权归作者,如有侵权或任何问题,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请将他收藏并介绍给身边朋友!
转载请注明出处!本文地址: http://www.pptxz.com/app/202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