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址PPTXZ解意为:PPT下载的头字母
首页> 课件PPT> 数学PPT课件> 《线段的和与差》PPT教学课件

《线段的和与差》PPT教学课件

内容介绍

冀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线段的和与差》PPT教学课件,共26页。

情景导入

两条线段可以比较长短,还可以求出它们的和与差.

探索新知

1. 画线段AB=1cm,延长AB到点C,使BC=1.5cm.你认为线段 AC和AB,BC有怎样的关系?

2. 画线段MN=3cm,在MN上截取线段MP = 2cm.你认为线段 PN和MN,MP有怎样的关系?

如右图,已知两条线段a和b,且a>b.在直线l上画线段AB = a,BC=b,则线段AC就是线段a与b 的和,即AC=a+b.

如右图,在直线l上画线段 AB=a,在AB上画线段AD = b,则 线段DB就是线段a与b的差,即 DB=a-b.

线段的和与差:如图,点C在线段AB上,则AB=AC+BC,AC=AB-BC.

总 结

本题中点C的位置不明确,因此需要对点C的不同位置进行分类讨论.若点C在线段AB上,则AC=AB-BC;若点C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则AC=AB+BC.

典题精讲

1. M,N两点的距离是20厘米,有一点P,如果PM+PN=30厘米,那么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点P必在线段MN上

B.点P必在线段MN的延长线上

C.点P必在直线MN上

D.点P可能在直线MN上,也可能在直线MN外

2. 根据图填空:

(1)MN=AN-_______;

(2)AM=AB-MN- _______ ;

(3)AB=AM+MN+ _______ = _______ +MB.

总 结

作线段的和及倍数问题,一般都在所作直线上依次截取;作线段的差在被减数的线段内也依次截取,余下的线段即为所求的差.

小试牛刀

1.如图,C,D是线段AB上的两点,且D是线段AC的中点,若AB=10cm,BC=4cm,则AD的长为( )

A. 2cm B. 3cm C. 4cm D. 6cm

2.如图,AB=12 , C为AB的中点,点D在线段AC上,且AD:CB =1:3,则D,B两点间的距离为( )

A. 4 B. 6 C. 8 D. 10

3.已知线段AB=10cm,点C是直线AB上一点,BC=4cm,若M是AC的中点,N是BC的中点,则线段MN的长度是( )

A. 7cm B. 3cm C. 7cm或cm D. 5cm

课堂小结

计算线段长度的技巧:

(1)逐段计算法:即欲求线段a+b的长,先求a,再求b,然后计算a+b.

(2)整体求值法:当根据已知条件无法进行逐段计算或逐段计算比较繁琐时,应考虑运用整体思想求值.

(3)设元求值法:当问题中出现线段的比例关系时,常采用数形结合思想,根据图形的特点和题目的已知条件,选择一个最恰当的量设为未知数,建立方程求解.

图集
免责声明

该内容由本站网友收集、分享,版权归作者,如有侵权或任何问题,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请将他收藏并介绍给身边朋友!

转载请注明出处!本文地址: http://www.pptxz.com/app/20197.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