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数式的值》PPT下载(第2课时)
冀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代数式的值》PPT下载(第2课时),共17页。
学 习 目 标
认识两个数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在实际问题中列出代数式.(重点)
利用代数式,分析实际情境中的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难点)
知识讲解
1.(1)写出用t分别表示 S1 和 S2 的代数式:
S1 =_________, S2=_________.
(2)小亮在离开家4分钟时,离家有多远?5分钟呢?6分钟呢?
小亮离开家4分钟、5分钟、6分钟时离家的距离分别为:320m,400m,480m
(3)小亮在离开4分钟时,距学校还有多远?5分钟,6分钟呢?
小亮在离开4分钟、5分钟、6分钟时,距学校的距离是960m,880m,800m.
2.表格中的S1和S2在同时间对应的数量关系有什么特点?
两个数量之和等于小亮家到学校的距离
3.通过这个表格,是否可以计算出任何一个时间小亮的位置情况?
随堂训练
1.在某一时刻,小惠测得一棵2.4 m高的树在阳光下的影子的长为1.8 m.
(1)写出此时高度为h(m)的物体与它在阳光下的影子的长p(m)之间的关系式.
(2)多高的物体,此时它在阳光下的影子的长为1.5 m?
(3)多高的物体,此时它在阳光下的影子的长超过2 m?
2.树的高度与树生长的年数有关,测得某棵树的有关数据如下表:(树苗原高100厘米)
(1)用含有字母n的代数式表示生长了n年的树苗的高度an;
an=100+5n
(2)生长了11年的树的高度是多少?
an=100+5n=100+5×11=155(厘米)
课堂小结
通过生活中的数量关系可以列出代数式,通过列出的代数式可以解决生活中的数量关系问题.
免责声明
该内容由本站网友收集、分享,版权归作者,如有侵权或任何问题,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请将他收藏并介绍给身边朋友!
转载请注明出处!本文地址: http://www.pptxz.com/app/201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