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礼赞》PPT优质教学课件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白杨礼赞》PPT优质教学课件,共20页。
导入新课
树是大自然中一道美丽的风景,“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是柳的风韵,“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是松的雄姿,那么今天我们将走进白杨的生命。
作者介绍
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乌镇人。作家、社会活动家,茅盾是他的笔名。代表作有小说作品有长篇小说《蚀》三步曲、《子夜》、《霜叶红于二月花》、短篇小说《林家铺子》、《春蚕》等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感受本文的结构美。
2.品析语句蕴含的情感,理解象征、欲扬先抑等写作手法的表达效果。
3.感悟作者对广大抗日军民的崇敬与赞美之情,发扬中华民族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层次结构
第一部分(1):点明题旨,直抒胸臆——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
第二部分(2-4):描写黄土高原的景色和作者的感受,交代白杨树生长的自然环境。
第三部分(5-6):描绘白杨树的外部形态,揭示其内在气质,突出它的不平凡。
第四部分(7-8):进一步赞美白杨树的内在气质,揭示其象征意义,突出主题。
第五部分(9):否定“贵族化的楠木”,通过对比赞美白杨树来结束全文,呼应开头,进一步突出白杨树的质朴与坚强。
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1941年3月。在此之前,作者茅盾在新疆工作一个时期之后,到延安讲学。当时,是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国民党反动派消极抗日,积极反共,北方军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同心同德、团结抗战多次粉碎了敌伪的疯狂“扫荡”,作者从解放区的人民身上看到了民族解放的前途和希望,深受鼓舞,写下了这篇热情洋溢的散文。
概括主题
本文采用象征手法,通过描写白杨树的生长环境和外部形态,赞扬了白杨树力争上游的精神,赞美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广大军民朴质、坚强、团结向上的精神和意志,抒发了作者对白杨树的崇敬和赞美之情。
免责声明
该内容由本站网友收集、分享,版权归作者,如有侵权或任何问题,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请将他收藏并介绍给身边朋友!
转载请注明出处!本文地址: http://www.pptxz.com/app/190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