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PPT课文课件下载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PPT课文课件下载,共35页。
作者生平
雨果(1802—1885)是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贯穿他一生活动和创作的主导思想是人道主义、反对暴力、以爱制“恶”,代表作品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
写作背景
本文选自《雨果文集》第十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程曾厚译。有改动。
1856年,英国借口“亚罗号事件”,进犯广州,挑起第二次鸦片战争。
1860年英法联军侵入北京,对圆明园进行了震惊中外的洗劫和焚烧。
1861年,洗劫、焚烧圆明园后,巴特勒上尉想利用雨果的显赫声望,让他给远征中国的所谓“胜利”捧场。雨果站在人类文明的高度,于1861年11月25日大义凛然地写下了这封书信。
整体感知
根据书信的格式,给文章划分层次
开头(1):交代写作背景。
正文(2—9):对圆明园毁于英法联军的愤怒谴责。
结束(10):呼应开头,总结全文。
深入探究
1.圆明园有什么样的艺术价值?
世界奇迹
幻想的某种规模巨大的典范
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
令人惊骇而不知名的杰作
亚洲文明的剪影
2.圆明园美在哪?(找出文章中的句子)
从材料、布局、陈设、园林景观等方面细致描绘了圆明园的盛景。
3.作者为什么要写圆明园之美?
反衬英法联军毁灭圆明园这一丑恶行径的可鄙可耻,为下文谴责英法联军的暴行做铺垫。
4.为什么说圆明园是为了各国人民而建?
作者认为,岁月创造的一切都是属于人类的。即圆明园所承载和体现的文化属于人民属于全人类。雨果的眼光与胸怀超越了国别与民族的界限,具有了普世情怀。
主旨总结
这封书信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和饱含深厚人道主义的精神,热情赞美了圆明园的美丽和艺术价值,强烈谴责了侵略者焚毁文明的罪行,表现出作者不畏强权、仗义执言的伟大气魄。
免责声明
该内容由本站网友收集、分享,版权归作者,如有侵权或任何问题,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请将他收藏并介绍给身边朋友!
转载请注明出处!本文地址: http://www.pptxz.com/app/188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