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址PPTXZ解意为:PPT下载的头字母
首页> 课件PPT> 语文PPT课件> 《致云雀》PPT免费课件

《致云雀》PPT免费课件

内容介绍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致云雀》PPT免费课件,共37页。

素养目标

感知、理解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内涵。

理解诗歌的思想内涵,诗歌蕴藉含蓄,重视内心的发掘。

把握诗中用隐喻手法表达对美好事物的热爱情怀。

理解雪莱对自由的赞美,对幸福的追求,为理想牺牲的决心。

导入新课

由人而物,生命自是不分贵贱。那么,于万万人群中见证了的问候,用在一只鸟的身上,也是很自然的了,何况这只鸟并不仅仅是自然界的真鸟,还是作者精神的寄托。一只毫不起眼的云雀,点燃了雪莱的激情,在那个沐浴夕阳的莱杭郊野,诗人的心已经化作了翱翔的云雀,向着光明,向着自由,向着神圣的艺术殿堂,“歌唱着飞翔,飞翔着歌唱”。

作者生平

雪莱(1792—1822),英国浪漫主义民主诗人、第一位社会主义诗人、小说家、哲学家,散文随笔和政论作家,改革家,柏拉图主义者和理想主义者,受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影响颇深。马克思称他是“社会主义的急先锋”,恩格斯赞扬他为“天才的预言家”。鲁迅先生曾在他的《摩罗诗力说》中以“时既艰危,性复狷介”八个字概括了诗人的时代背景和性格特征。雪莱短暂的一生也正像他的诗歌展现的那样,虽然屡遭挫折,身处逆境,却仍能正直刚强,勇敢前行。

整体感知

《致云雀》全诗共21节,每节五行,四短一长。格律严格按照三音步扬抑格(前四行)加六音步抑扬格进行,韵脚为ABABB格式。另外,这首诗属于“颂”的一个变体。根据M. H.Abrams的定义,“颂”是主题和形式严肃的长诗,风格正式,结构精巧,一般用以歌颂一个人、一件艺术品或一个抽象的概念。诗人运用这样的风格,有助于更好地表达自己的主题,强化诗意。

《致云雀》并不是一个故事,而是一种纯粹的情感:因为自由而得的欢乐。为了表现这种欢乐,诗人对自己的诗行进行了精巧的安排。从形式上来看,诗人选择了三音步扬抑格加六音步抑扬格的格律,使得诗歌的前四行行进显得轻快,有利于情绪的逐步推高,最后一行增加音节,令诵读放缓,使得读者的情绪不至于泛滥。全诗共21节,每一节是一个助推,因此除了最后一行增加的音节之外,还需要其它手段帮助控制诗中的情感。于是诗人选择了变体的“颂”。正如一个词语有其内涵意义与外延意义一样,一个好的作家应该知道何时使用词语的何种意义。“颂”作为一种体裁,其意义范围中包含庄严与崇高,因此也显得稳重,深沉。

划分结构

明确:可以分为七个部分。

第一部分(1~2节):赞美云雀不事雕琢的天籁之音,描写云雀不断向上、边飞边鸣的飒爽神姿,为全诗定下诚挚热切的抒情基调。

第二部分(3~7节):极力赞美云雀丰沛四溢的歌声。

第三部分(8~12节):对云雀歌声的优美品质作出判断,抒发自己对真善美世界的向往和憧憬。

第四部分(13~16节):探讨云雀歌声美的根源。

第五部分(17~19节):歌颂自然,以反衬人类社会的丑恶和人的不幸。

第六部分(第20节):对云雀歌声的美妙作进一步的概括。

第七部分(第21节):抒发诗人的希冀,渴望学会云雀的欢欣,向全世界泼洒欢乐、希望与爱!

图集
免责声明

该内容由本站网友收集、分享,版权归作者,如有侵权或任何问题,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请将他收藏并介绍给身边朋友!

转载请注明出处!本文地址: http://www.pptxz.com/app/18530.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