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看稻菽千重浪》PPT教学课件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喜看稻菽千重浪》PPT教学课件,共40页。
学习目标
梳理全文内容,理解袁隆平在水稻研究上的贡献及其精神品格。
掌握人物通讯的文体特点,学习以典型事件和细节表现人物的写法。
作者介绍
沈英甲,笔名佳英、英佳,吉林辉南人。1983年至2003年先后在外交部《世界知识》杂志和《世界博览》杂志、《科技日报》任记者,期间曾担任多年机动记者,在《科技日报》曾先后任副刊部主任、机动记者部主任,现为高级记者。
代表作品有《走进神农架》《采访死亡手记》《生存方式》《前尘》等。
了解背景
联合国粮农组织日前公布的一份报告称,世界上36个国家和地区由于内战或气候恶劣等原因,面临严重的粮食短缺困境。在发展中国家,有1/5的人无法获得足够的粮食,全世界每年有600万学龄前儿童因饥饿而夭折。在解决粮食紧缺问题的过程中,科技进步无疑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我国率先培育成功的增产20%的超级水稻必将造福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也因此得到了世界的认可和尊敬。
初读文本,整体把握
赏析标题
请说一说用它们作为标题的好处。
①本文标题采用正副标题的形式。
②正标题引用毛泽东《七律·到韶山》的诗句,意思为“高兴地看到大片庄稼如波涛滚滚”,贴合本文主旨,表达了对袁隆平的赞美之情,突出了其在研究、培育杂交水稻方面的卓越成就;所引诗句形象生动,富有诗意,增强了本文的文学性。
③副标题交代了本文的主人公及其身份,并表明了文章的体裁为人物通讯。
④正副标题的结合使用,使标题所承载的内容更丰富,表达更清晰。
总结全文,概括主旨
这篇人物通讯通过具体事例展现了科学家袁隆平重视实践,实事求是,敢于向权威宣战,大胆创新的精神,也表现了他引领“绿色革命”的宏愿。文章高度评价了这位杂交水稻专家的研究成果的重大意义:不仅使中国率先在世界上实现了“超级稻”目标,而且对解决中国乃至全世界的粮食问题都具有重大意义。文章也表达了对袁隆平的崇敬之情。
免责声明
该内容由本站网友收集、分享,版权归作者,如有侵权或任何问题,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请将他收藏并介绍给身边朋友!
转载请注明出处!本文地址: http://www.pptxz.com/app/185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