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游天姥吟留别》PPT课件(第1课时)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梦游天姥吟留别》PPT课件(第1课时),共29页。
素养目标
认识李白,了解李白诗歌深远的影响和意义。
通过反复诵读和合作讨论,体会诗歌情感,感受文章意境。
鉴赏雄奇瑰丽、变幻莫测的梦境以及深层含义。
感悟李白蔑视权贵、追求自由的思想感情,学习他独立傲岸的人格。
导入新课
李白是中国文学史上一座永远无法企及的高峰,而他的诗《梦游天姥吟留别》则是他诗歌的高峰,是他浪漫主义风格的代表作。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近李白,走进李白“梦”的世界。
研读第一节
1.前四句诗写了什么?既然题为“梦游天姥”,为什么要从瀛洲写起?有什么作用?
明确:写天姥山的神秘飘渺、迷离恍惚。以瀛洲来陪衬天姥(侧面描写)。天姥山像传说中的瀛洲一样,神秘而又美妙。然而瀛洲的“信难求”让人怯步,而天姥的“或可睹”则成了一种强烈的诱惑。如此以瀛洲陪衬天姥,以虚衬实,不仅给天姥山蒙上了一层神秘美妙的面纱,而且勾起了作者神游天姥的念头。
2.后四句诗写了什么?用的是什么方法?
明确:写天姥山的高峻、雄伟。对比、衬托。用五岳、天台来衬托天姥的雄峻巍峨,进一步勾起了作者神游天姥的强烈愿望。
用“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两句说明其高大无比。再以天台作陪衬,说天台之高“一万八千丈”,但在天姥面前却显得十分矮小,好像要拜倒在它的脚下。这样高大雄伟的天姥山,这样美丽的大自然,怎能不引起诗人梦游之念呢?
3.概括第一小节大意
明确:本节总写天姥山的高峻、雄伟、神奇,这是入梦之由。
免责声明
该内容由本站网友收集、分享,版权归作者,如有侵权或任何问题,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请将他收藏并介绍给身边朋友!
转载请注明出处!本文地址: http://www.pptxz.com/app/184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