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PPT课件下载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PPT课件下载,共27页。
素养目标
初步把握鉴赏诗词的基本流程。
学会分析诗词中常见的表现手法。
领会辛弃疾词的慷慨悲郁的艺术风格。
走进词,整体感知
词题
永遇乐——词牌名,双调,一百零四字。
北固楼——原名北顾楼,取其不忘中原之意。位于京口西北北固山上,面临长江,形势险固,是历来用兵之地。
怀古——此词是怀古伤今之作。
作者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绍兴三十一年(1161)曾随耿京在山东起兵抗金,后在南宋先后任建康通判,江南、湖南、湖北安抚使等职,有政声。因与当权者不合而屡遭贬抑,一生郁郁不得志,最终忧愤而死。辛弃疾有将相之才而不能施展,只能将一腔忠愤寄于词间。
著有《稼轩长短句》,奏疏《美芹十论》《九议》等。
深入词,赏析技巧
1.这首词上阕写孙权、刘裕两个人,词人通过写这两位英雄人物寄托了什么情怀?写孙权和刘裕一略一详,为什么这样安排?
明确:(1)这两个人都是能够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而且他们的事业都是在京口起步的。作者借此表达出自己力主抗金和决心恢复中原的宏大抱负,同时借古代帝王来讽刺南宋统治者屈辱求和的无耻行径。(2)上阕在塑造这两个人时,详写刘裕出身贫贱,却能建功立业,更说明了“事在人为”的道理,表达了词人对英雄的仰慕。在当时韩侂胄急于北伐的现实中,辛弃疾对刘裕的歌颂不仅是向往他的英雄业绩,还含有“如果碰到刘裕这样的国君,他的正确战略意图就能被采用”的意思。
2.用典是辛弃疾词的特点。请在文中找出典故,并指出这些典故的来源和作用,并把它们填写在下面的表格中。
鉴赏小结
“一柄利剑一支笔,半生戎马半生情。他是一个拿笔的剑客,舞剑的书生。虽终不能横戈马上,却一不小心做了词里的将军。他用民族仇、复国志来炼其词魂,他用胡尘飞、金戈鸣来壮其词威。他用血写刀刻的笔力镌刻了中华爱国历史。他是一位悲壮得让人荡气回肠的词人,他是一位执着得让人心痛不已的英雄。”
免责声明
该内容由本站网友收集、分享,版权归作者,如有侵权或任何问题,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请将他收藏并介绍给身边朋友!
转载请注明出处!本文地址: http://www.pptxz.com/app/184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