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地坛(节选)》PPT优质课件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我与地坛(节选)》PPT优质课件,共54页。
学习目标
梳理文章的脉络,把握作者的情感态度的变化,品味作者沉静、绵密、抒情的语言特点。
学习本文描写景物的句子,学习本文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体会史铁生对生命的感悟,进而扩展其他类似人物的例子。
知人论世
感受母亲的爱和作者的悔。激发学生对生活热爱的感情,培养学生对亲情、生命重视的意识。
史铁生(1951— 2010)史铁生,中国著名作家。1951年出生于北京市。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他1969年去陕西插队,后因病返回北京住进医院。他在做了几年临时工之后,转向写作。自称是“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1983年发表《我的遥远的清平湾》,一举成名。2010年12月31日凌晨因突发脑溢血逝世。根据其生前遗愿,他的脊椎、大脑捐给医学研究;他的肝脏捐给需要的患者。
整体感知
阅读文章,为文章两部分划分层次。
第一部分
①(1-4段),我与地坛的缘分。
②(5-7段),我在地坛的人生感悟。
第二部分
①(1-3段),我曾向母亲出了一个“难题”。
②(4-10段),我的创作取得了成功,却不能和母亲分享。
关于生死。他认为人生是一个必然、设定的过程,任何残缺的生命都有存在的价值。
关于残缺。生命的残缺是一种客观存在,残缺者的人生出路是如何承担苦难,而不是抱怨命运不公。
关于人生。人生的关键是过程,能否到达目的并不重要;死亡是生命个体的终结与必由之路,但生命是永恒的。
主旨
作者以自己的经历为基础, 叙述了自己多年来在地坛沉思流连所观察到的人生百态和对命运的感悟,讲述了人应该怎样看待生命中的苦难。文中母亲与地坛融为一体,地坛是“我”虚化了的母亲,母亲是“我”心中永远的地坛。文章借地坛抒发了作者关于生命、生存等问题的哲思,表达了对母亲无尽的思念。
免责声明
该内容由本站网友收集、分享,版权归作者,如有侵权或任何问题,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请将他收藏并介绍给身边朋友!
转载请注明出处!本文地址: http://www.pptxz.com/app/183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