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址PPTXZ解意为:PPT下载的头字母
首页> 课件PPT> 语文PPT课件> 《烛之武退秦师》PPT免费课件

《烛之武退秦师》PPT免费课件

内容介绍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烛之武退秦师》PPT免费课件,共26页。

左丘明(约前502—约前422),姓丘,名明,因其父任左史官,故称左丘明。东周春秋末期鲁国都君庄(今山东省肥城市石横镇东衡鱼村)人。春秋末期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散文家、军事家。与孔子同时或者比孔子年龄略长些。左丘明是中国传统史学的创始人,他的《左氏春秋》(左传)和《国语》两部史学巨著,保存了具有很高价值的原始资料。由于所写作品史料详实,文笔生动,他被誉为“百家文字之宗、万世古文之祖”。

写作背景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鲁僖公三十年)。在这之前,郑国有两件事得罪了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鲁僖公二十八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而告终。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甚至在公元前632年5月,“晋侯及郑伯盟于衡雍”。但是,最终也没能感化晋国。晋文公为了争夺霸权的需要,还是在两年后发动了这次战争。 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围攻郑国呢?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秦国当时也要争夺霸权,也需要向外扩张。所以,秦、晋联合也就是必然的了。

理清结构,概述大意

1、第一自然段:秦晋围郑。

2、第二自然段:烛之武临危受命。

3、第三自然段:烛之武说退秦师。

4、第四自然段:晋师撤离郑国。

课文赏析

1、课文记叙了一个什么故事,请概括叙述:

郑国被秦﹑晋两大国包围,形势危机。郑国大夫佚之狐向郑伯推荐烛之武。郑伯面请烛之武被拒,先自责后述其利害。烛之武以国家为重,不记前嫌,毅然受命,只身夜往秦军,智说秦君。秦君欣然与郑结盟留守并退兵。晋军不得已也退兵,郑国转危为安。

2、烛之武的推脱之辞以及郑伯听后的表现说明了什么?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暗写烛之武在年轻时并没有得到重用;“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则流露出满腹的委屈和牢骚。但是,即使是在“无能为也已”的情况下,仍被委以重任,其才识已可想而知了。面对烛之武的牢骚,聪明的郑伯没有表现出丝毫不满,也没有给予什么安慰和许诺,表现得大度宽容而不卑不亢。“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先屈尊自责,动之以情;后以国家大义警之,晓之以理。从谏如流,情意真切。他的一番诚意感动了烛之武。

3、郑对晋无礼,为什么秦国也去围攻郑国呢?

这是因为,秦国当时也要争夺霸权,也需要向外扩张。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国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这时的秦也有向外扩张的愿望,所以,秦晋联合也就必然了。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重点分析了烛之武的论辩艺术,通过深入的探究分析,我们感受到了这一段文字的艺术魅力,领会到了其中所蕴含的思想智慧,希望同学们能够在对经典古文的深刻解读过程中慢慢爱上古典文学,爱上中国的古典文化。

图集
免责声明

该内容由本站网友收集、分享,版权归作者,如有侵权或任何问题,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请将他收藏并介绍给身边朋友!

转载请注明出处!本文地址: http://www.pptxz.com/app/18315.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