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姆莱特》PPT优质课件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哈姆莱特》PPT优质课件,共20页。
走近作者
莎士比亚(1564-1616)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1564年生于英国斯特拉福镇的一个商人家庭。少年时代在当地的一所主要教授拉丁文的文学学校学习,后因父亲破产,不到十六岁未能毕业就走上独自谋生之路。他从小就对戏剧产生了强烈的爱好。1585年,21岁的莎士比亚离开家乡来到伦敦,先在剧院当勤杂工、马夫,后在剧团做演员、导演、编剧,并成为剧院股东;1588年前后开始写作,先是改编前人的剧本,不久即开始独立创作。
作品背景
封建制度日趋没落、资本主义兴起的交替时代
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他生活在欧洲历史上封建制度日趋没落、资本主义兴起的交替时代。哈姆莱特是古代丹麦的王子。莎士比亚故意以超越时代的误差将哈姆莱特搬到伊丽莎白统治末年的英国现实中来。
此时的英国,社会矛盾激化,宫廷生活挥霍浪费,社会动乱不堪,王室与资产阶级的矛盾越来越尖锐。莎士比亚借哈姆莱特之口,无情地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与不平,充分表现了他的人文主义思想。
结构梳理
第一部分(从开头到“霍拉旭 不要作声!谁来了?”P27)
——回述哈姆莱特逃回丹麦的经过。
第二部分(从“奥斯里克上”到“他们的水泡就破裂了”P29)
——哈姆莱特对奥斯里克的嘲讽。
第三部分(从“一贵族上”到结束)
——哈姆莱特与雷欧提斯比剑决斗,中了克劳狄斯的圈套。
教师寄语
人难免会遇到生活中的各种烦恼,挫折、失败、离别,这些都可以让一个人感到乏累,会使人对生活感到无奈。哈姆莱特面对父皇的逝世,母后的再婚,情人的离开,朋友的出卖,依然能够坚强地站起来,与罪恶作斗争,这都源于他坚定的抉择。
面对生存与毁灭,是活得热烈丰富、充实有趣、兴致勃勃,还是活得枯燥猥琐、贫乏无味、行尸走肉,都取决于我们自己!
胡歌在参加《朗读者》节目时,朗诵了《哈姆莱特》最经典的独白“生存还是毁灭,值得思考的问题。”来砥砺在迷雾中砥砺前行的朋友们,今天老师也将这段朗读送给你们,希望所有同学们都可以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免责声明
该内容由本站网友收集、分享,版权归作者,如有侵权或任何问题,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请将他收藏并介绍给身边朋友!
转载请注明出处!本文地址: http://www.pptxz.com/app/182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