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各类资源免费下载,包括安卓软件、手机游戏、学习资料、办公PPT模板等
首页> 课件PPT> 语文PPT课件> 《中国建筑的特征》PPT精品课件

《中国建筑的特征》PPT精品课件

内容介绍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中国建筑的特征》PPT精品课件,共16页。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和文章的背景知识;

2.梳理文章结构脉络,概括和理解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

3.重点把握“文法”“词汇”“可译性”的内涵;

写作背景

本文发表于1954年1月。建国之初,随着北京新城建设的开展,古城的城墙和城门也随之面临被拆除的命运。为此,梁思成奔走呼吁:“中国建筑的个性乃即我民族之性格”,“一国一族之建筑适反鉴其物质精神、继往开来之面貌”,“一个东方古国的城市,在建筑上,如果完全失掉自己艺术特性,在文化表现及观瞻方面都是大可痛心的。因这事实明显的代表为我们文化衰落消失的现象”。然而,他的呼吁无济于事,城墙被拆了,能代表老北京的城楼和牌坊也被拆除了……

整体感知,梳理结构

第一部分(第1-2段)从分布广和历史悠久两大方面说明中国建筑的独特性和影响。

第二部分(第3-13段)介绍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

第三部分(第14-17段)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惯例

第四部分(第18-20段)提出各民族的建筑之间的“可译性”问题,呼吁学习者要深谙中国建筑的特征

何为“可译性”?为何要谈及“可译性”话题?

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

用“语言和文学”为喻。恰似不同民族的语言,表达同一个意思,语言形式却不尽相同。各民族建筑的功用或主要性能是一致的,具有相通性;但表现出来的形式却有很大不同。

“可译性”,是指各民族建筑在实质上有“同一性质”,可以透过其纷繁多样的表现形式解读出来。

了解中国古代建筑/西方建筑的“词汇”与“文法”,融入到我们的建筑语言中与世界建筑体系接轨,融入世界,提高民族自信心,古为今用,为当下中国新建筑的建设提供借鉴和源泉。

图集
免责声明

该内容由本站网友收集、分享,版权归作者,如有侵权或任何问题,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请将他收藏并介绍给身边朋友!

转载请注明出处!本文地址: http://www.pptxz.com/app/18215.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