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址PPTXZ解意为:PPT下载的头字母
首页> 课件PPT> 语文PPT课件> 《六国论》PPT教学课件

《六国论》PPT教学课件

内容介绍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六国论》PPT教学课件,共36页。

导入

在《阿房宫赋》中,杜牧认为“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假使六国各自爱护它的人民,就完全可以依靠人民来抵抗秦国,就不会相继灭亡。他认为六国灭亡是因为不爱护百姓,导致身死国灭。今天我们来看看苏洵又是怎么看待六国的灭亡的呢?和上面的结论是否一致?

了解作者

苏洵(1009~1066),字明允,号老泉,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散文家,据说27岁才发愤读书,经过十多年的闭门苦读,学业大进。宋仁宗嘉右元年(1056)带领儿子苏轼、苏辙到京城,以所著文章22篇:《几策》2篇,《权书》10篇,《衡论》10篇,谒见翰林学士欧阳修。欧阳修很赏识这些文章,认为可以与贾谊、刘向相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荐。一时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文名因而大振。

苏洵精于古文写作,尤长于策论,主张“言必中当世之过”。为文见解精辟,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锋利,明快酣畅,雄奇遒劲,很有战国纵横家的风度。后人因其子苏轼、苏辙都以文学闻名,故称他为“老苏”,将他三人合称“三苏”,均列入“唐宋八大家”。

了解文常

论,是古代常用的一种文体,分为两种。

一种是政论,主要用于发表作者对于时政的见解和主张;

一种是史论,通过评论历史,总结历史教训,为当时统治者提供治国借鉴。本文属于史论文。

梳理文义

第一段:提出了六国破灭的原因。突出强调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第二段:论述“赂秦”的国家灭亡的原因。

第三段:论述不“赂秦”的国家为什么会灭亡。

第四段:就以上的论述发表感慨,针对的是历史。

第五段:继续发表意犹未尽的感慨,针对的是现实。

明确论点

总观点(第1段):六国破灭,非并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分论点(2、3段):①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②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文章主旨

作者借评价六国的灭亡,意在讽谏北宋统治者要以六国为借鉴,不要被契丹、西夏的积威之所劫,一味地贿赂,以求苟安。要奋起抵御,积极谋求不赂而胜之道。

图集
免责声明

该内容由本站网友收集、分享,版权归作者,如有侵权或任何问题,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请将他收藏并介绍给身边朋友!

转载请注明出处!本文地址: http://www.pptxz.com/app/18038.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