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过洞庭》PPT下载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念奴娇·过洞庭》PPT下载,共21页。
张孝祥(1132-1170) 字安国,号于湖居士,南宋词人。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廷试第一。曾因触犯秦桧【huì】,下狱。
孝宗时,任中书舍人,直学士院。张孝祥在南宋前期的词坛上享有很高的地位,上承苏轼,下启辛弃疾,是南宋词坛豪放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为人直率坦荡,气魄豪迈,作词时笔酣兴健,顷刻即成。其词早期多清丽婉约之作,南渡后转为慷慨悲凉,多抒发爱国思想,激昂奔放。
作品有《于湖集》,词集为《于湖词》。
念奴娇·过洞庭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学习任务
探究:张词和苏轼《赤壁赋》的内容都描写了月下水上的美景,但寄寓的思想情感并不完全相同。请结合相关内容分析其思想感情的异同。
相同:
(1)二人均驾一叶扁舟在阔大的水面上畅游,有自由飘逸之感。(2)张孝祥面对美景,“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苏轼面对美景有“凌万顷之茫然”之感受,二者均沉醉于自然美景之中。
不同点:
(1)虽同处于贬谪后,但张词用“表里俱澄澈”“肝肺皆冰雪”“扣舷独笑”表达了对自己冰雪般品格的自信,对小人的不屑;(2)而苏轼用“冯虚御风”“羽化登仙”更多地表达了遗世独立、超然物外的思想。
探析诗词中的扁舟意象,子任务如下:
(1)整理诗词中有关扁舟的诗词;
(2)扁舟有怎样的含义;
(3)扁舟寄托着诗人怎样的情怀;
(4)扁舟在诗词中又怎样运用。
免责声明
该内容由本站网友收集、分享,版权归作者,如有侵权或任何问题,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请将他收藏并介绍给身边朋友!
转载请注明出处!本文地址: http://www.pptxz.com/app/180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