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应当坚持正义》PPT下载
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人应当坚持正义》PPT下载,共29页。
素养目标
1. 了解苏格拉底的人生轨迹和本文的写作背景。
2. 理解苏格拉底抛出的“正道”“道义”“道理”等一系列的“正义”理念,分析他是如何层层铺垫、步步设问地阐述自己唯正义是从的道德信念的。
3. 就苏格拉底遵守的原则进行一些深入的探究。
作者简介
柏拉图(前 427—前 347),古希腊哲学家,西方文化中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柏拉图和他的老师苏格拉底、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古希腊“三哲”。公元前 399年,苏格拉底受审并被判处死刑。柏拉图对当时的政体非常失望,于是开始游历意大利、西西里岛、埃及等地以寻求知识。他留下了许多著作,多数以对话体写成, 《理想国》是其中的代表作,阐述了他的理念以及道德、政治、教育学说,主题是关于国家管理。
柏拉图是西方客观唯心主义的创始人,他指出:世界由“理念世界”和“现象世界”组成。理念的世界是真实的存在,永恒不变,而人类感官所接触到的这个现实的世界,只不过是理念世界的微弱的影子。
写作背景
苏格拉底生在动荡的时代。他把自己看作神赐给雅典人的一个礼物、一个使者,把批评雅典看作神给他的神圣使命,任务就是整天到处找人谈话,讨论问题,探求对人最有用的真理和智慧。他喜欢在市场、运动场、街头等公众场合与人谈论各种各样的问题,如:什么是虔诚?什么是民主?什么是美德?什么是勇气?什么是真理?等等。在雅典恢复奴隶主民主制后,苏格拉底被控以藐视传统宗教、引进新神、腐蚀青年等罪名,并被判处死刑。在监狱关押期间,他的朋友们拼命劝他逃走,并买通了狱卒,制订了越狱计划,但他宁可死,也不肯违背自己的信仰。这篇短文就是苏格拉底被判处死刑后,在狱中与格黎东会面,两人关于苏格拉底应不应该越狱的探讨。最后,70 岁的苏格拉底饮下毒酒而死。
课文探究
课文可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28段),针对格黎东所提出的第一个逃狱理由进行驳斥,主要讨论人应该听从众人的意见还是应该听从真理本身。
第二部分(29~34 段),讨论行事与否的判断标准问题。
第三部分(35~49 段),主要讨论与“正当”相对的“不正当”之标准的问题,进一步完善了对正义没有特殊性的阐述。
主题归纳
苏格拉底在与格黎东的对话中,不断提问,层层铺垫,将格黎东带入自己的逻辑轨道,最终使他认同了自己“听从真理”“坚持正义”的道德观念。对话体现了苏格拉底愿意为真理和正义而献身的精神。
免责声明
该内容由本站网友收集、分享,版权归作者,如有侵权或任何问题,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请将他收藏并介绍给身边朋友!
转载请注明出处!本文地址: http://www.pptxz.com/app/177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