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念刘和珍君》PPT下载
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记念刘和珍君》PPT下载,共36页。
鲁迅 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
原名周樟寿,后改为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文体简介
杂文,散文的一种。它是直接而迅速地反映社会事变或社会倾向的一种文艺性论文。“杂而有文”,以短小、活泼、锋利为特点。内容广泛,形式多样。有关社会生活、文化动态以及政治事变的杂感、杂谈、杂论、随笔,都可归入这一类。在剧烈的社会斗争中,杂文是战斗的利器,比如鲁迅先生的杂文就如同“匕首”“投枪”直刺一切黑暗的心脏。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提出“杂文”这个概念,并把它当作一种独立的文体的人,是南朝(梁)文艺理论家刘勰。他在《文心雕龙》中专门写了题名“杂文”的一章,总结前人的杂文创作情况,并总括其名为“杂文”。
在鲁迅的回忆中刘和珍经常带着怎样的神态?
为何要反复描写这一神态?
想象中的刘和珍——桀骜锋利
第一次见到刘和珍——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
赁屋授课时的刘和珍——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
刘和珍喋血——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
刘和珍惨死——始终微笑的和蔼的
作用
1.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强调刘和珍温和善良的性格
2.与反动派的凶残和庸人的麻木形成鲜明对比,突出执政府的残暴卑劣、阴险毒辣
3.为下文控诉、批判反动派屠杀爱国青年的罪行奠定了感情基础,抒发强烈的悲愤之情
文章主旨
《记念刘和珍君》:本文通过回忆与刘和珍君的交往和对“三一八”惨案烈士遇难情形的描述,愤怒地控诉了段祺瑞执政府杀害爱国青年的暴行,痛斥了走狗文人下劣无耻的流言,赞颂了烈士们的崇高精神,并以无比沉痛的心情表达了自己的哀思和尊敬,严肃总结了“三一八”惨案的教训与意义,告诫爱国青年要注意斗争方式,激励人们“更奋然而前行”。
免责声明
该内容由本站网友收集、分享,版权归作者,如有侵权或任何问题,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请将他收藏并介绍给身边朋友!
转载请注明出处!本文地址: http://www.pptxz.com/app/177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