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费》PPT教学课件
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党费》PPT教学课件,共48页。
学习目标
了解王愿坚及其作品,了解小说的时代背景。
梳理小说的情节,注意叙述方式。
分析细节描写,概括人物形象。
把握情感主旨体会崇高的自我奉献的牺牲精神,汲取人生营养,激发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
作者简介
王愿坚(1929-1991),当代作家。山东省诸城县人。少时在家乡求学。1944年7月参加革命工作。1945年1月参加八路军。1947年加人中国共产党。在部队历任宣传员、文工团分队长、报社编辑、新华社记者、文艺千事、编辑室副主任等职。在战争期问,随军行军、作战,亲见许多英雄事迹。为了配合部队政治教育,曾写过一些小戏和演唱材料。
1954年3月 《解放军文艺》发表了他的报告文学《东山岛》。同年12月该刊又发表了他的小说《党费》。1956年加人中国作家协会。同年他的小说集 《党费》出版。
故事背景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北上长征,国民党调遣重兵进攻“围剿”闽粤赣苏区。军事上,采用“驻剿”和分进合击的战术;政治上,实行移民并村,断绝群众资助红军的粮食来源,欲置红军于死地。在敌人的残酷“围剿”下,我党在苏区的革命工作遇到极大困难。《党费》描绘的就是1934年秋天,游击队开展敌后战争时,一位女共产党员缴党费的故事。
小说中的“党费”含义有什么变化?
“党费”本义是指党员按期向所在的党的基层组织缴纳的钱,它在文中的含义随着小说情节的展开发生了多次变化:
最初指黄新上缴的两块银洋;
后来指黄新千方百计组织群众腌制的一筐咸菜;
最后指黄新为保护同志和党组织而献出的宝贵生命,这位女地下共产党员与敌人斗争的大无畏精神就是最宝贵的党费。
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
引子: 由“我”缴党费引出回忆。
开端: 交代斗争环境,引出主要事件。
发展:“我”与黄新成功接头。
高潮:“我”再见黄新遭围捕,黄新舍命搭救。
结局:“我”代黄新缴上党费。
这篇小说的结构有何特点?
小说采用第一人称回忆讲述式写法,紧紧围绕缴党费这一典型事件,截取生活和人物性格发展的一个横断面,着重描写“我”和黄新的两次会面。
全篇结构严谨,没有冗笔,情节发展曲折变化,人物和事件有着严密的内在联系。
主题归纳
小说描写了女共产党员黄新在敌后艰苦环境里坚持斗争,为了缴纳党费和掩护游击队的同志,献出自己生命的故事,塑造了一个信仰坚定、斗争顽强、勇于牺牲的共产党员形象,赞美了她对党的忠诚,讴歌了她为革命事业献身的精神。
免责声明
该内容由本站网友收集、分享,版权归作者,如有侵权或任何问题,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请将他收藏并介绍给身边朋友!
转载请注明出处!本文地址: http://www.pptxz.com/app/176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