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大海》PPT教学课件
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致大海》PPT教学课件,共33页。
初步导入
大海是西方文学中的常见意象。由于西方国家大多濒海,因此古往今来有许多作家与诗人有着挥之不去的海洋情结。由于不同时代、不同背景下的人们对它怀有不同的情感与态度,不同时期的大海呈现出不同的形象,显示出不同的人文精神。王立中曾这样评价这首诗:“大海是一个象征,普希金是一个象征,他高举着自由的火把照亮一代又一代人的前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9世纪俄国最伟大的诗人普希金的《致大海》,感受普希金笔下的大海。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创作特点,把握本诗的写作背景。
2.理清诗歌结构, 理解大海的象征意义,领悟诗歌主旨。
3.深入领悟诗人通过对大海的热爱和赞颂所表达的情感。
作者简介
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1799-1837),19世纪俄罗斯的伟大诗人。普希金坚定地站在十二月党人一边,反对专制农奴制度,热爱、追求自由,因此遭到沙皇政府的迫害。普希金写了不少形式多样、题材广泛的作品,诗体小说《欧根·奥涅金》是他的代表作。普希金对俄罗斯文学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被高尔基誉为“俄国文学之始祖”。
理清结构,概括内容
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2):诗人向大海告别。
第二部分(3-13):诗人由大海引起的回忆和联想,表达诗人对自由的渴望。
第三部分(14-15):收束全诗,照应开篇,抒发了诗人告别大海、怀念大海、铭记大海、传播自由的心声。
课堂小结
这首诗以大海作为自由精神的象征,赞美了自由奔放的大海,表达了诗人与大海相通的自由精神。诗人借大海自由奔放的壮美形象,生发联想,尽情抒怀,表达了渴求自由的愿望。
免责声明
该内容由本站网友收集、分享,版权归作者,如有侵权或任何问题,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请将他收藏并介绍给身边朋友!
转载请注明出处!本文地址: http://www.pptxz.com/app/176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