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骚》PPT优秀课件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离骚》PPT优秀课件,共28页。
余光中说,蓝墨水的上游是 汨罗江 。
“那浅浅的一湾汨罗江水,灌溉着天 下诗人的骄傲”。“有水的地方就有 人想家,有岸的地方楚歌就四起,你 就在歌里,风里,水里。”
作者简介
屈原约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少年时受过良好的教育,博闻强识,志向远大。 提倡“美政”,主张对内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因遭贵族排挤诽谤,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楚国郢都被秦军攻破后,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楚国。
作者简介
屈原约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屈原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家,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被誉为“楚辞之祖”。屈原作品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大雅歌唱到浪漫独创的新时代 ,其主要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
知识积累
指的是《诗经》中的《国风》
指的是《离骚》中的“骚”
所谓“风骚”指的是《诗经》和《楚辞》。《诗经》是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楚辞》是我国第一部文人创作
的诗歌。这两部作品开创了我国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
诗,并称的两个“第一”始终在我国文学史上“独领风
骚”。
知识积累
诗体名。“楚辞”是以屈原为代表的战国时期的一批楚国
作家在学习楚国民歌基础上,创造、发展了“书楚语、作
楚声、纪楚地、名楚物”,故谓之“楚辞”的一种诗歌形
式。又称“骚”体。
总集名。西汉刘向所辑,收屈原、宋玉及汉代淮南小山、
东方朔、王褒、刘向等人的诗歌作品,主要是屈原的作品。
特色:“楚辞”以优美的语言、丰富的想象,融化神话传
说,塑造鲜明形象;以楚地的诗歌形式、方言声韵,描写
楚地的风土人情,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富有积极浪漫主
义精神。对后世影响很大。
作品介绍
《离骚》是《楚辞》中的名篇,是屈原的代表作,是中
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关于《离骚》篇名的涵义,司马
迁在《史记·屈原列传》中释为“离忧”。班固在《离
骚赞库》中释为“遭忧”。
离骚
(节选)
屈原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
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
为佩。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
之宿莽。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
之迟暮。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
夫先路!……
朗读第一段,总结屈原的“内美”体现在哪些方面。
① 出身高贵。诗人自叙族源出身。颛顼为中国远古
部落联盟首领,传说的“五帝”之一。《史记·
屈原列传》:“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
② 出生吉祥。太岁在寅,庚寅而生,表明他是在寅
年寅月寅日生的。生逢三寅,是吉祥的征兆。所
以朱熹说:“生得日月之良,是天赋我美质于内也。
(《楚辞集注》)
回顾文本
朗读第一段,总结屈原的“内美”体现在哪些方面。
③ 名字蕴含政治理想。“正则”“灵均”,都与“
平”有语意上的关联。帛书《十六经》记载了黄
帝问其大臣的一段话:“唯余一人,兼有天下,今
余欲畜而正之,均而平之,为之若何?”可见,
正、均、平,皆为古人的政治理想。
小 结
诗人因出身高贵而自负、自傲、自爱,这是他
自我形象的一个内因,却也是构成他悲剧命运
因素。
离骚
(节选)
屈原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
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
为佩。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
之宿莽。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
之迟暮。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
夫先路!……
乾——天 坤——地
乾——男 坤——女 乾——君 坤——臣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
而夕替。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
其犹未悔。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
诼谓余以善淫。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
竞周容以为度。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宁溘死以流亡
兮,余不忍为此态也。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何方圜之能周
兮,夫孰异道而相安?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伏清白以死直兮,
固前圣之所厚。
我们说清白的品性、高尚的节操、爱国爱民的理想,这些都是屈 原美好的追求,可是我们却发现,屈原遭到了不公正的对待,那么他 都遭受了哪些不公正的对待呢?
謇朝谇而夕替。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忍尤而攘诟
结合文字来看一下,导致屈原遭际如此艰难的原因是什么?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楚怀王荒唐没有准则,听信小人谗言。
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时俗追求取巧,时俗破坏规矩。
如果时世昏暗,屈原如果能融于时俗,或者是随波逐流,那他可 能不至于受到如此的排挤和打击。设喻“鸷鸟之不群”“方圜之 能周”强调了一种态度,我就是不能融,而且“固然”从前世, 我本来就不能融,“方圜……相安”反问,我完全不能容,而且, “伏清白以死直兮”到死都不能融。所以他不能融于这种时俗。
《离骚》:皇天无私阿兮,览民德焉错辅。夫维圣哲以茂行兮, 苟得用此下土。瞻前而顾后兮,相观民之计极。夫孰非义而可用兮 ?孰非善而可服?
老天对一切都公正无私,见有德的人就给予扶持。只有古代圣 王德行高尚,才能够享有天下的土地。回顾过去啊把将来瞻望,看 到了做人的根本道理。哪有不义的事可以去干,哪有不善的事应该 担当。
ꢀꢀꢀꢀꢀꢀꢀ公生明,廉生威。我就不信了,
朗朗乾坤有几个鬼啊!
——《人民的名义》
《离骚》:冀枝叶之峻茂兮,愿俟时乎吾将刈。虽萎绝其亦何 伤兮,哀众芳之芜秽。众皆竞进以贪婪兮,凭不厌乎求索。羌内恕 己以量人兮,各兴心而嫉妒。
我希望它们都枝繁叶茂,等待着我收割的那一天。它们枯萎死绝 有何伤害,使我痛心的是它们质变。大家都竞相争着向上爬,利欲熏 心而又贪得无厌。他们猜疑别人宽恕自己,他们勾心斗角相互妒忌。
那我该咋地,跟他们一块同流合 污,一块贪污腐化,这他们心里才平 衡呢是吧。现在不知怎么了,清正廉 明,倒成了异类了。
——《人民的名义》
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
远。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
吾初服。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
其信芳。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
其犹未亏。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
菲其弥章。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
岂余心之可惩。
冯友兰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中国文化中有一种西方没有 的精神,这就是当一个人认为他不能拯救国家时,为了不在内疚 中偷生,便选择赴死。”
我们看到的是屈原的形象和他的人格精神,几千年来他已经 成为了我们民族精神中非常宝贵的财富,和平年代同样需要有这 样的爱国精神,也需要修养身心。
1第一段 血统高贵,气度不凡
2第二段 勤勉学习,自强不息
3第三段 正道直行,忠而被贬
4第四段 打算隐退,高洁自守
离骚
文章主旨
《离骚(节选)》中,诗人自叙其身世、遭遇,表达了 对
高洁人格的坚守和对高远理想的追求,并将个人命运与
国家兴衰紧紧联系在一起 。
免责声明
该内容由本站网友收集、分享,版权归作者,如有侵权或任何问题,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请将他收藏并介绍给身边朋友!
转载请注明出处!本文地址: http://www.pptxz.com/app/175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