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馆》PPT课件下载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茶馆》PPT课件下载,共18页。
老舍(1899~1966) 现、当代作家。 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北京人。 出生于一个贫民家庭。曾因创作优秀 话剧《龙须沟》而被授予“人民艺术 家”称号。“文化大革命”初期因被 迫害而投湖自尽。
他的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骆驼祥子》《牛王踢传》《离婚》《四世同堂》等,中篇小说《我这一辈子》、短篇小说《月牙儿》等,话剧有《龙须沟》《方珍珠》《茶馆》等。
《茶馆》简介
1957年发表并演出的《茶馆》,代表了老舍话 剧创作的最高成就。
作品以旧北京城中一个大茶馆——裕泰茶馆的 兴衰为背景,通过对茶馆及各类人物变迁的描 写,反映了从清末、民初到抗战胜利后三个不 同时代的、近50年的社会面貌,揭示了半殖民 地半封建的旧中国的动荡、黑暗和罪恶,达到 了作者预想的写作意图,即埋葬这三个可诅咒 的时代,宣告旧中国必将走向灭亡。
情节概括 表现的内容
1. 农民和城市贫民卖儿卖女
人民生活的苦难
1.太监总管高价买妻
2.有钱人家为鸽子打架
3.信洋教的恶霸仗势欺人
4.吃朝廷俸禄的旗人游手好闲
5.常四爷一句话引来牢狱之灾
黑暗势力横行霸道
第二幕情节概括
情节概括 表现的内容
1.李三的困苦
2.难民的哀告
3.康顺子的求工
1.巡警摊派索贿
2.大兵强取豪夺
人民生活的苦难
黑暗势力横行霸道鱼肉百姓
3.特务蛮横敲诈
4.地痞流氓的肮脏交易
1.劳动人民朴素的爱国感情
1.常四爷愤世嫉俗参加义和团
和反抗意识 2.松二爷软弱无力回忆大清国
2.遗老遗少的哀叹
第三幕情节概括
情节概括 表现的内容
1. 茶馆被人霸占、掌柜悬梁自尽
2. 名厨师在监狱里蒸馒头 人民生活更加困苦
3. 身怀绝技的艺人无法维持生计
4. 秦仲义的工厂被抢走
5. 常四爷生活更加困苦
特点
1.小刘麻子和小唐铁嘴的勾当
2.庞四奶奶恐吓掌柜交出康顺子
3.小二德子上茶馆抓人
恶棍的下一代更加猖狂
1.康大力、康大妈投奔解放区 新时代的曙光
茶馆的结构特点
1.独特的“卷轴式”平面结构
《茶馆》第二幕出场的人物有三十多个,有台词 的近二十人,但这些人物没有明显的主次之分, 每个人的台词都不多,在茶馆中一闪而过,各自 说着自己的事情。剧中人物的语动,都是截取他 们在茶馆中的一个横断面。这无数个画面组织起 来,便构成了一幅卷轴画,随着剧情逐步展开。
茶馆的结构特点
2.用巧妙的衔接与穿插安排分散的人物
衔接:这一幕每一情节的发展既是单一的又与下 一个情节相衔接,如李三报怨活儿越来越多;王 利发的妻子也要求添人手,为康顺子和大力的出 现作了铺垫;王淑芬报怨时说要关城门可菜还没 买,又给常四爷送菜的戏做了铺垫,这样环环相 扣,使每一个情节相互连贯。
茶馆的结构特点
2.用巧妙的衔接与穿插安排分散的人物
穿插 :
作者还善于利用人物的特定身份和特殊
情节造成交错穿插的效果。如刘麻子在茶馆中与 逃兵做人口交易这见不得人的事,使他在有人出 现时不得不停止;王利发与崔久峰在这时出现, 对茶馆生意说来是完全正常的,于是打断了刘麻 子的戏;崔久峰下场后,两个老牌特务又上场敲 诈逃兵。这样使一个情节恰到好处地终止,又使 剧情处于不断发展中。
试比较《茶馆》与《雷雨》结构的不同 ?
茶馆的结构特点
3.《茶馆》对戏剧”三一律”的发展
戏剧“三一律”原则是“行动、时间、地点”一
致。《茶馆》的地点可说是一致的,情节完全在 裕泰茶馆展开。但时间却是从清末到解放前夕, 前后五十年,大大超过了一昼夜,打破了“时间 一致性”规律。整个戏剧没有一个能抚慰观众心 灵的完整的行动,即没有统一的剧情,没有明显 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阶段性,也打破了 “行动一致”的规律。《茶馆》打破了戏剧的老 套子,显示出“脱窠臼”的独创性。
《茶馆》独特的语言风格
人物语言的个性化
寓庄于谐、幽默风趣、带泪的笑
浓郁的北京地方色彩
从戏剧语言看人物特点
“你这是什么话呀?咱们的买卖要是越做越好,我能不给 你长工钱吗?”——对李三
添人得给工钱,咱们赚得出来吗?我要是会干别的,可 是还开茶馆,我是孙子!——对妻子
走吧,我这儿不打发,还没开张!——对难民 别耽误工夫!我自己还顾不了自己呢!——对难民
您等等!我这儿千真万确还没开张,这您知道!开张后, 还得多麻烦您呢!得啦,您买包茶叶喝吧!您多给美言 几句,我感恩不尽!——对巡警
老总们,让我上哪儿找现洋去呢?——对大兵 我永远忘不了您这点好处!——对巡警 对!您圣明,我糊涂!——对巡警 您慢走!——对巡警
从戏剧语言看人物特点
托福!从牢里出来,不久就赶上庚子年,扶清灭洋,我 当了义和团,跟洋人打了几仗!闹来闹去,大清国到底 是亡了,该亡!我是旗人,可是我得说公道话!现在, 每天起五更弄一挑子青菜,绕到十点来钟就卖光。凭力 气挣饭吃,我的身上更有劲了!什么时候洋人敢再动兵, 我姓常的还准备跟他们打仗呢!我是旗人,旗人也是中 国人哪!
再见吧,二位,盼着你们快快升官发财!
从戏剧语言看人物特点
王掌柜,你好?太太好?少爷好?生意好?
怎么样?我想大哭一场!看见我这身衣裳没有 ?我还像个人吗?
谁愿意瞪着眼挨饿呢?可是,谁要咱们旗人呢 ?想起来呀,大清国不一定好啊,可是到了民国 ,我挨了饿!
我饿着,也不能叫鸟儿饿着!(有了点精神)你 看看,看看,多么体面!一看见它呀,我就舍不 得死啦!
我看见您二位的灰大褂呀,就想起了前清的事儿 !不能不请安!
您说得对!四爷,走吧!
从戏剧语言看时代特点
哼!皇上没啦,总算大改良吧?可是改来改去, 袁世凯还是要作皇上。袁世凯死后,天下大乱, 今儿个打炮,明儿个关城,改良?哼!我还留着 我的小辫儿,万一把皇上改回来呢!
人家给咱们改了民国,咱们还能不随着走吗?
改良!改良!越改越凉,冰凉!
难说!很难说!你看,今天王大帅大李大帅,明 天赵大帅又打王大帅。是谁叫他们打的?
幽默的语言风格
“改良、改良,越改越凉” (李三)
“两个强国侍候着我一个” (唐铁嘴)
“有不打仗的新闻没有” (王利发)
免责声明
该内容由本站网友收集、分享,版权归作者,如有侵权或任何问题,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请将他收藏并介绍给身边朋友!
转载请注明出处!本文地址: http://www.pptxz.com/app/174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