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树郭橐驼传》PPT教学课件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种树郭橐驼传》PPT教学课件,共24页。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病、本、性、蕃”等实词和“ 故、且”等虚词。积累文言句式。 过程与方法:
体会寓言式人物传记委婉、含蓄的讽 谏特点及对比与映衬的写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写作背景,理解本文借种树人之 口阐发的为官治民之理。
了解背景
中唐时期,豪强地主兼并掠夺土地日益严重,“ 富者兼地数万亩,贫者无容足之居”(陆贽《均节赋 税恤百姓》)。仅有一点土地的农民,除了交纳正常 的绢粟外,还要承受地方军政长官摊派下来的各种杂 税。据《旧唐书·食货志》载,各地官僚为巩固自己的 地位,竞相向朝廷进奉,加紧对下层的盘剥,于是“ 通津达道者税之,莳蔬艺果者税之,死亡者税之”, 民不聊生。
本文是针对当时官吏繁政扰民的现象发而为言的。
请大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试着结合课下注释疏通文意。
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能逐字翻译课文, 背诵课堂笔记。
课前检测
(1)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孽也,能顺木之天以致
其性焉尔。
橐驼并不是能使树木活得长久而且茂盛啊, (而是)能顺着树木的自然生长规律,来使它 的本性充分发展罢了。
(2)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 故不我若也。
虽然说是爱它,那实际上是害它;虽然说是 忧虑它,那实际上是仇恨它:所以不如我啊。
思考:
1、郭橐驼树种树有怎样的方法, 种得好的关键是什么?
2、作者由种树联想到理民,这二 者之间有什么关联?
答案明确
柳宗元借郭橐驼之口道出本文“要顺民之 性”的主旨,借人立说,以事明理,含蓄委婉 的讽喻了官吏繁政扰民现象,表达了作者“养 民治国”的进步思想。
传其事以为官戒:
警示上层统治者清肃吏治,顺应老百 姓的生活习惯和生产规律,让他们修养生 息,以维持承平之世。
拓展联想
庖丁者,解牛者也,而养生者取之; 郭橐驼,种树者也,而为官者者戒之。
l 你是否看到或听到过和“他植者”类似的情形呢?
课堂练笔
l 仿照课文第四段,运用想象联想,以下句为开头:
(可适当宽泛仿写)
问者曰:“以子之道,移之 之理,可 乎?”驼曰:
总结:
本文以寓言式的方式进行讽谏,是中国古 代文人向帝王或上层统治者提意见的传统做法。 文章用“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的养树方法, 委婉含蓄地说明“顺民之性以养民”的道理, 揭露并讽刺了统治者的苛政烦令,对百姓的骚 扰、侵害,提出宽简为政,让百姓安居乐业的 主张。
柳诗欣赏
渔翁 柳宗元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柳诗欣赏
溪居 柳宗元
久为簪组束, 幸此南夷谪。 闲依农圃邻, 偶似山林客。 晓耕翻露草, 夜榜响溪石。 来往不逢人, 长歌楚天碧。
免责声明
该内容由本站网友收集、分享,版权归作者,如有侵权或任何问题,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请将他收藏并介绍给身边朋友!
转载请注明出处!本文地址: http://www.pptxz.com/app/173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