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址PPTXZ解意为:PPT下载的头字母
首页> 课件PPT> 语文PPT课件> 《登快阁》PPT下载

《登快阁》PPT下载

内容介绍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登快阁》PPT下载,共19页。

教学目标

1.分析意象与意境,分析表现手法,把握情感。

2.感受诗人狷介自持的生命气质。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黔安居士。北宋诗人,书法家。修水县人。黄庭坚从小生长在文学空气浓厚的书香家庭。

英宗治平三年,黄庭坚第二次参加省试,中了第一名。第二年,再到汴京参加礼部考试,中了三甲进士,登上仕途。

黄庭坚出于苏轼门下,与张耒、秦观、晁补之并称为“苏门四学士”,后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开创了江西诗派(陈与义、陈师道)。他又能词,与秦观齐名,兼擅行书、草书,为“宋四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之一。

黄庭坚性格刚直,再加上受苏轼影响,仕途坎坷,屡遭贬谪。

张耒[lěi]

米芾[fú]

江西诗派

“江西诗派”的鼻祖:江西诗派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有正式名称的诗文派别。

祖:杜甫

宗: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一祖三宗” (方回《瀛奎律髓》)

“夺胎换骨”“点铁成金”——无一字无来处

“自成一家”——无斧凿痕

写作背景

此诗作于作者在太和令任上,公事之余,诗人常到“澄江之上,以江山广远,景物清华得名”(《清一统治·吉安府》)的快阁览胜。此时作者三十八岁,在太和令任上已有三个年头。

百姓的困苦,官吏的素餐,使作者有志难展,于是产生孤独寂寞之感。因此诗写在开朗空阔的背景下的忘怀得失的“快”意,终因知音难觅而产生归欤之思。

全诗结构

首联入题,诗人忙完了一天的公务,在晚霞满天的时分,登上快阁,游目骋怀,透露出对官场生涯的厌倦和对登快阁亭欣赏自然景色的渴望。

颔联写景,远望秋山,山岭上的树木叶落殆尽,浩渺的天空此时显得更加阔远广大。映照在澄净如镜的江水中月亮,显得更加空明澄澈。

颈联抒情,在良辰美景中,诗人心内的烦忧无端而来,感叹仕途艰辛,世无知音,自己的胸怀无人理解,惟有借酒浇愁。

尾联述志,诗人要结束宦游生活,踏上归船,与白鸥为伴,自由快乐地开始新的生活。

整首诗意蕴隽永,语势流贯,近代文人潘伯鹰评价此诗“一气盘旋而下”。

品味审美情趣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首联透露了他对仕途的厌倦情绪。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请从景和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注意答题思路)

①本联 登高所见秋景:千山重叠,无边落木,江水澄明,

夜月清明 落木、天、澄江、月

②一种空明阔大的意境

③借景抒情, 诗人轻松明快的心情、对大自然的喜爱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赏析颈联。

①运用典故,俞伯牙为知音摔琴绝弦,表达知音难觅的惆怅。②阮籍善为青白眼。作者借此表达了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超脱和孤傲的情怀。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赏析尾联。

①首尾呼应顺势作结,给人以“一气盘旋而下之感”。

②“万里归船”既照应了登上快阁所见的澄江实景,又写出了作者心中

对归隐而去的冀望

“此心吾与白鸥盟”表达的对人生忘机的超然和洒脱,又很好地诠释了

“痴儿了却公家事”从烦琐的案牍中解脱出来的欢快之情。

③暗示诗人的人生追求,弃官归隐的意向。诗人将永远告别尔虞我诈的现实社会,向往一种纯朴的没有猜忌的归隐生活。

这首诗蕴含了诗人怎样的/哪些感情?

①对官场生活的厌倦。自称“痴儿”,称处理官事为“了却”,表明诗人厌烦官场事;

②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颔联描写了深秋空阔辽远的天空,澄澈的江水,皎洁的月,倚”字表明自己更喜欢欣赏自然风物无不蕴含喜爱之情;

③对知音难觅、怀才不遇的苦闷惆怅和感慨 。颈联巧用俞伯牙为知音摔琴绝弦的典故表达知音难觅的惆怅;

④归隐情怀。远离世俗,回归自然而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尾联“归船”“吾与白鸥盟”表达了诗人归隐的愿望。

艺术特色

1.气象空阔,精致新奇。“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写景阔远清旷,自古推为名句。

2.曲折尽情,顿挫抑扬。纵观全诗,感情抑扬,起伏不定:初登而喜(前四句),忽而转忧(“朱弦”句),继而又转喜(“青眼”句),喜而复忧(“万里”两句)。

通过这一而再、再而三的纵笔,作者对于宦途的厌倦,对于乡园的向往,便愈见其深,愈感其切。由于它用的是顿挫、跌宕的手法,因此,也愈见出感情的深沉。

3.用典、借代。“朱弦”、“青眼”不仅用事贴切,而且善敷色彩;“落木”、“鸥盟”等已化用无痕,如从己出。

4.善炼字面。“倚晚晴”的“倚”,写其逍遥自得的神情,“美酒横”的“横”写出诗人坚持自我及兀然傲世的姿态。“已为”、“聊因”、“吾与”等词组的使用,使诗歌显出情致的跌宕变化。

当堂练习

试比较本诗的颈联和杜甫登高诗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表现的意境的异同。

相同点:都表现了景物的辽远和矿大的意境。

不同点:杜诗沉郁顿挫,慷慨悲壮,传达出对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

黄诗洒脱,明快奔放,自然表现出诗人宽广的胸襟和豁达的情怀。

图集
免责声明

该内容由本站网友收集、分享,版权归作者,如有侵权或任何问题,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请将他收藏并介绍给身边朋友!

转载请注明出处!本文地址: http://www.pptxz.com/app/17299.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