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瑟》PPT精品课件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锦瑟》PPT精品课件,共30页。
导入
你知道这些名句吗?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夜雨寄北》)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贾生》)
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登乐游原》)
作者介绍
李商隐(约813—约858)晚唐诗人,字义山,号玉谿生,又号樊南生。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出身小官僚家庭。曾三次应进士考,终得中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川东节度使判官等职。因受牛(僧儒)李(德裕)党争影响,被人排挤,潦倒终身。
解题
“锦瑟”或名“无题”,题目“锦瑟”是取句首两字,是一首广为传诵的诗。“锦瑟”:瑟,乐器名,有五十根弦,音节繁复;锦瑟,雕饰华美的瑟。
朗读课文
锦瑟
作者: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课文解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锦瑟为什么要有五十根弦,每根弦都让我追思美好青春。
以锦瑟起兴,“锦瑟”喻美好的“华年”,“五十弦”用来喻自己年已半百,引起对华年往事的追忆。
首联以“思”引发“无端”之问,含有睹物伤感、惋惜和无可奈何之情。
分析首联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
①结构上总领全篇,引出对人生的思考;②在情感上为全诗奠定了凄凉感伤的抒情基调。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我曾经像庄周梦为蝴蝶一样沉迷在美好的境界中,最终我只能像望帝那样,把自己的伤心托付给杜鹃。
用典:指在诗歌中引用前人诗文名句、神话传说、历史故事等典故。
1.明用:即直接点出人或事来,明明白白地用。
如杜牧的《赤壁》,“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2.暗用:是假定读者通晓古籍,用不着指明出处、指明是谁的事迹。
如曹操《短歌行》中“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就是借用《管子·形解》中的话,原文是:“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
典故、传说简释
1、庄周梦蝶
从前有一天,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自己非常快乐,悠然自得,不知道自己是庄周。
一会儿梦醒了,却是僵卧在床的庄周。不知是庄周做梦变成了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呢? 这则寓言是表现庄子齐物思想的名篇。庄子认为人们如果能打破生死物我的界限,则无往而不快乐。它写得轻灵飘渺,常为哲学家和文学家所引用。
典故、传说简释
2、望帝啼鹃
望帝,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的称号。传说他因水灾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中,不幸国亡身死。死后灵魂化为杜鹃,又名子规,暮春啼哭,至于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伤感春去,也哀痛亡国。
“杜鹃“——孤独悲苦的意象。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我的眼泪止不住地流着,过去生活的图景如同蓝田玉山上的缕缕玉烟,依稀可见。
“沧海、明月、明珠、泪珠”,这一连串凭借联想交融起的意象,幻化成了一个难以分辨的可望而不可即的又带有哀婉的妙境;
“蓝田日暖玉生烟”代表了一种异常美好的事物不能常在,寄寓了诗人悲伤嗟悼之情。
3.鲛人泣泪
晋张华《博物志》:"南海水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织绩,其眼能泣珠。"
4、暖玉生烟
传说蓝田美玉深埋地下,不为人所见,但它那温润的精气却能透过泥土,烟雾般升腾到空中。
用典:
作用: ①引前人之言之事,使立论有根据;②借典故的暗示,委婉表达作者的情感;③减少语词的累赘,使语言更精练;
④使文辞典雅,加大历史的纵深感,丰富诗歌内涵。
分析角度:
①了解典故中的人、事的内容意义。
②明确诗人对所引用的典故的态度。
③体会诗人用典的意图,明确诗人的情感。
此情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
这种悲欢离合的感情岂待如今追忆时才有,在事情发生的当时就已经感到惘然若失了。
“惘然”一词,概括了“思华年”的全部感受:迷惘、哀伤、寂寥、虚幻之情,统于这二字中包括。
直抒胸臆,“惘然”与首联“思华年”首尾呼应,收束全诗。
追梦醒来,流露出无可奈何的情怀。
免责声明
该内容由本站网友收集、分享,版权归作者,如有侵权或任何问题,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请将他收藏并介绍给身边朋友!
转载请注明出处!本文地址: http://www.pptxz.com/app/172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