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址PPTXZ解意为:PPT下载的头字母
首页> 课件PPT> 语文PPT课件> 《书愤》PPT下载

《书愤》PPT下载

内容介绍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书愤》PPT下载,共33页。

年少时,意气风发,决心要“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

中年时,壮志凌云,可谓“飞霜掠面寒压指,一寸赤心惟报国"。晚年时,壮志难酬,只能“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临终时,心念恢复,嘱其子“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位命途多舛的诗人是谁呢?

知人论世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时越州山阴人,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少年时陆游就立下了“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志向。他生在民族矛盾尖锐、国势危迫的时代,一贯坚持抗金主张,怀着“铁马横戈” “气吞胡虏”的英雄气概和“一身报国有万死”的牺牲精神,决心“扫胡尘”、“靖国难”,但在政治斗争中,屡遭朝廷投降派的排挤、打击,可是,他始终不渝地坚持自己的理想。

嘉定二年(1210),85岁的老诗人,抱着“死前恨不见中原”的遗恨,离开人世。临终作诗仍念念不忘北伐和收复失地。

陆游“六十年来万首诗”,一生存诗9300首,是我国文学史上存诗最多的诗人之一。内容丰富,主要表现渴望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他的诗既有深刻的现实生活内容,又有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风格雄浑豪放,语言通俗流畅,明白如话。

著名诗作有:

《书愤》《示儿》《关山月》《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游山西村》《临安春雨初霁》

《钗头凤》《卜算子 咏梅》《诉衷情》

沈园诗谜

据传,陆游初娶表妹唐琬,夫妻恩爱,因唐琬不孕,为陆母所不喜,陆游被迫与唐琬分离。陆游依母亲心意,另娶王氏为妻,唐琬也迫于父命改嫁同郡赵士程。

十余年后,陆游春游,于沈园偶遇唐琬夫妇,伤感之余,在园壁题了著名的《钗头凤》词:“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唐琬看到后悲伤不已,也依律赋了一首《钗头凤》:“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雨斜栏。难,难,难!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询问,咽泪妆欢。瞒,瞒,瞒!”。

此次邂逅不久唐琬便忧郁而死。陆游为此哀痛至甚,后又多次赋诗忆咏沈园,沈园亦由此而久负盛名。

南宋时,金兵入侵,中原沦陷在即。那时南宋当局却偏安江南,不思北伐。陆游主张抗金,触犯了投背 降派的利益,所以一再遭到打击排斥,多次被罢官。景 这首有名的七律作于宋孝宗(赵眘)十三年(1186年),此时陆游已61岁,在山阴闲居了6年,少年时“扫胡尘” “靖国难”的志向眼看就要化为泡影,想那山河破碎,中原未收,感于世事多艰,小人误国,在悲愤失望中他挥毫写下了这首诗。抒发了自己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满腔激愤。

书愤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疏通文意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年轻时哪里知道世事如此艰难,北望中原,收复故土的豪迈气概坚定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 铁马/秋风/大散关。

记得在瓜州渡痛击金兵,雪夜里飞奔着楼船战舰。秋风中跨战马纵横驰骋,收复了大散关捷报频传。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自己当年曾以万里长城来自我期许,到如今鬓发已渐渐变白,盼恢复都城已成空谈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出师表真可谓名不虚传,有谁像诸葛亮鞠躬尽瘁,率三军复汉室北定中原!

译读全诗,思考诗人所“书”何事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颔 “楼船”“铁马”形象地概括了水陆两路大军进攻敌人的壮丽场面。联 瓜洲渡击退金兵的进犯,大散关失而复得,这表明南宋人民有力量保卫自己的国土。

辉煌的过去恰与“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的眼前形成鲜明对比。

“书”两次抗金胜利之役

课外拓展

檀道济早年曾随刘裕平定孙恩、桓玄之乱。一路西进,所向披靡。刘裕代晋建宋后,檀道济升任将军。他对刘宋江山赤胆忠心,屡立战功。元嘉七年(公元430年),檀道济奉命领军北伐,屡获胜利,一直攻到山东历城(今济南)。没想到此时北魏军队大举反攻,檀道济军粮不继,陷入重围之中。但他没有惊慌失措,而巧妙地稳定了军心。这次北伐,檀道济表现出极高的军事指挥才能,以至于北魏惧惮他的威名,竟然画下他的像用来驱鬼,再也不敢轻易南犯。

战史奇迹:刘宋名将檀道济“唱筹量沙”吓退北魏大军

本来,国有良将,乃国家之幸。宋文帝(刘义隆)偏偏患上了虚劳病。这一来,宋文帝就不能不考虑身后之事了。威名赫赫,他的几个儿子也颇有才智。执掌朝政的彭城王刘义康、领军将军刘湛等人也颇有此忧,所以屡屡进言劝宋文帝早日除掉檀道济。说让刘

义隆警惕,小心那又是另一个司马懿。 元嘉二十七年,宋文帝刘义隆扶着石头城

刘义隆又一次病重了,刘义康矫诏,说大将军 城墙向北望去,在那里曾是他的国土,被

走之前有事商讨,然后设计抓住檀道济一家, 他的父亲辛辛苦苦地打下来,但如今那儿

却是被北魏的骑兵肆意驰骋。他的北伐之

将之杀害。当时的檀道济既震惊又寒心,只 战又失败了,这让他忍不住想起一个人,

得绝望地大喊:“你们这是自毁长城啊!” 让他忍不住哀叹:“要是有檀道济在,如而北魏人听到后弹冠相庆,认为南朝以后再 今这局面又怎么会如此败坏”,那人是他

的大将,但已经死了有十四年了。

也没有什么大将值得重视的了。

译读全诗,思考诗人所“书”何事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

《出师表》所说的“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兴复汉室,还于旧都”,这正是陆游的毕生心愿;

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正是陆游所要发扬的精神。

“书”敬仰诸葛亮、渴望建功立业之愿

尾联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出师表真可谓名不虚传,有谁像诸葛亮鞠躬尽瘁,率三军复汉室北定中原!

典故 借古讽今

用典明志。诸葛坚持北伐,一表名世,名满天下,无人可与相提并论。含蓄地谴责了南宋朝廷畏敌如虎、苟且偷安,以致收复大业无人领军,抒发壮志难酬的愤懑,表明自己的爱国热情至老不移,渴望效法诸葛亮,施展抱负,建功立业。

两个典故:塞上长城,出师一表。

1.“塞上长城”的典故出自《南史·檀道济传》南朝时刘宋名将檀道济曾自称为“万里长城”。皇帝要杀他,他说:“自毁汝万里长城”。陆游以此自许,可见其少时之磅礴大气,捍卫国家,扬威边地,舍我其谁?

出自《三国志》,用典使诗文含蓄,曲折,不直露。尾联用典明志。包含诗人对诸葛亮的推崇、仰慕之情,并以此自勉。表示要像诸葛亮“北定中原,兴复汉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把统一中原为其终身大业。

主旨探究

按诗文来看,诗人的“愤”在于四个方面:

所“愤”之一:世事艰

所“愤”之二:空自许

所“愤”之三:衰鬓已先斑所“愤”之四:谁堪伯仲间

究其根本,诗人的“愤”在于三个方面:

1.忧愤国家 金人入侵、国土沦陷、被迫迁都。

2.忧愤朝政 求和偏安、打击主战派、政治黑暗。

3.忧愤自己 年老体衰、功业无成、壮志未酬。

《书愤》所反应的陆游“壮志难酬,年华空老”的人生际遇,无疑是一种悲剧,但是这种悲剧是他个人的悲剧,还是整个南宋时代所有抗金爱国志士共同的悲剧?值得人深思。

小结

这首诗语言明畅,劲健有力,沉雄浑厚,感慨苍茫,真有英雄暮年之叹。被称为陆游“一生感情(爱情)经历的艺术概括”。

借北望中原,回顾了青年时的凌云壮志和火热的战斗生活。抒发了自己报国无门、壮志难酬、虚度年华的满腔激愤,激昂中透着悲怆。

图集
免责声明

该内容由本站网友收集、分享,版权归作者,如有侵权或任何问题,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请将他收藏并介绍给身边朋友!

转载请注明出处!本文地址: http://www.pptxz.com/app/17245.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