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香•金陵怀古》PPT课件下载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桂枝香·金陵怀古》PPT课件下载,共29页。
学习目标
1.了解王安石的生平及创作风格,了解本诗的写作背景。
2.学习借景抒情、虚实结合的手法。
3.通过诗句的分析,理解诗人对历史兴亡的感叹。
4.背诵全诗。
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
写作背景
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王安石罢相,后退居金陵,出任江宁知府,这首词是他在金陵的登高怀古之作。当时,宋王朝表面上太平盛世、歌舞升平。其实在繁华的背后却是隐藏着种种的危机。这首词正是在这种情形之下,作者登金陵有感而作。通过对金陵(即南京)景物的赞美和对历史兴亡的感喟,寄托了自己对当时朝政的担忧和对国家政治大事的关心。
题解
桂枝香:词牌名,又名“疏帘淡月”,首见于王安石此作。
金陵:今江苏南京。为六朝古都所在。从三国时期东吴在此建都起,先后有东晋、宋、齐、梁、陈在此建都。
怀古:追念古代的事情(多用为歌咏古迹的诗题)。
原文
桂枝香·金陵怀古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cù)。归帆去棹(zhào)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chù)。彩舟云淡,星河鹭(lù)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màn)嗟(jiē)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题材 体裁
咏史怀古
①形式上:标题中一般有古迹、古人名,或在古迹、古人前冠以“咏”,或在古迹、古人后加“怀古”、“咏怀”等。
如:刘禹锡《乌衣巷》、杜牧《赤壁》、杜甫《蜀相》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②表现手法:
用典、对比、衬托、借古讽今、吊古伤今、虚实结合等。
③结构内容:
临古地——思古人——忆古事——抒情志
上片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cù)。归帆去棹(zhào)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chù)。彩舟云淡,星河鹭(lù)起,画图难足。
【思考1】:“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一句在全词中有什么作用?
①“登临送目”领起上片写景;②“故国”点题(或“扣题”),为下片的怀古伏笔;③“晚秋”点明登临季节,“天气初肃”为写景抒怀奠定基调。
彩舟 云淡,星河鹭(lù)起,画图难足。
华丽的画船如同在淡云中浮游,江中洲上的白鹭时而停歇时而飞起,这清丽的景色就是丹青妙笔也难描画。
景色之美
【思考2】上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登临送目,写眼前壮美的景色
【思考2】上片围绕这样的景物特点,都写了那些景物?是怎样具体描画景象的?
(1)澄江、翠峰、归帆、西风、酒旗、彩舟、白鹭。
(2)色彩鲜明,有实有虚,远近交错,动静结合。
下片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màn)嗟(jiē)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千古凭高对此,谩(màn)嗟(jiē)荣辱。
自古多少人在此登高怀古,无不对历代荣辱喟叹感伤。
直抒胸臆。凭吊古迹,追述往事,抒发对前代怀古不满之情。
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六朝的风云变化全都随着流水消逝,剩下的只有惨淡的寒烟和衰败的枯草。
1.感叹时间的流逝,
2.物是人非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直到如今的商女,还不知亡国的悲恨,时时放声歌唱《后庭花》遗曲。
【思考3】诗人是如何抒发情感的?
①借景抒情,借眼前壮美景色抒发失意无聊之时颐情自然风光的情怀。
②借古讽今,借六朝皆以荒淫而相继亡覆的史实,希望当权者引以为戒。
③用典自然贴切,笔力刚劲。
主旨
本词上阕写登高远望之景,下阕追古思今,叙议结合,运用典故,借六朝的衰亡表达词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批评人们忘记六朝灭亡的教训,流露出对北宋王朝不能励精图治的不满情绪。
免责声明
该内容由本站网友收集、分享,版权归作者,如有侵权或任何问题,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请将他收藏并介绍给身边朋友!
转载请注明出处!本文地址: http://www.pptxz.com/app/172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