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yperliquid官宣:区块链无当机或延迟,在百亿美元清算中「挺住」
Hyperliquid 在 1011 黑色星期五的清算潮中,以零当机撑过考验,秀了一把交易高效 Layer 1的实力。
(前情提要:麻吉大哥Hyperliquid惨痛爆仓!月内亏损4,600万美元 )
(背景补充:Hyperliquid 解析:去中心化的未来支柱,还是又一场高估值泡沫? )
本文目录
- 百亿清算浪潮中「稳定」
- 高性能 Layer 1 与 HyperBFT 共识
- 风险控制不是附加功能
- 待揭露的极限数据
加密市场 1011 在短短数小时内,全球清算金额冲上约 191 亿美元,多数 DEX 与 CEX 都出现滑点放大或前端卡顿,投资人就像被捲进龙捲风甩个昏头。
但同样位于风暴中心的去中心化衍生品交易所 Hyperliquid 宣布,区块链维持正常撮合与出入金,成交深度并未明显乾涸,成为此次震荡中的「异常值」。
百亿清算浪潮中「稳定」
根据官方声明,10 日晚间 Hyperliquid 交易量与同时连线数创下历史新高,但链上没有发生任何当机或延迟。
相较部分链上衍生品协议因 Gas 飙升而被迫暂停入口,Hyperliquid 依旧在 0.2 秒区块时间内结算委託。市场一度流传「清算高达数百亿美元」的说法。数据显示,实际全球清算约 191 亿美元,其中 Hyperliquid 佔 100 至 103 亿美元,仍为主要灾区。
凌晨单笔最大清算是价值 2.03 亿美元的 ETH-USDT 合约,足见压力惊人。
During the recent market volatility, the Hyperliquid blockchain had zero downtime or latency issues despite record traffic and volumes. HyperBFT consensus and execution handled the spike in throughput gracefully.
This was an important stress test proving that Hyperliquid's…
— Hyperliquid (@HyperliquidX) October 11, 2025
高性能 Layer 1 与 HyperBFT 共识
Hyperliquid 选择自研 HyperEVM 作为基础层,採链上中央限价簿(CLOB)设计,把撮合完全搬到链上仍可达中心化交易所等级的速度。
关键在更新版 HyperBFT,共识流程理论值可撑到 20 万 TPS,并透过双区块架构分流。快速区块每 2 秒生成,专门处理挂单与撮合。慢速区块每分钟产生一次,专责複杂智能合约。
这种分离让高频交易者不必与複杂合约竞争区块空间,也降低极端行情下的拥塞风险。对于最怕价格延迟的衍生品市场,平台还整合 RedStone 预言机,报价延迟维持在 20 毫秒内,为保证金制度提供可信价格。
风险控制不是附加功能
超低延迟只是表层,真正决定平台能否存活的是保证金与清算逻辑。Hyperliquid 在协议层即内建动态保证金门槛,波动放大时自动提高维持率,避免帐户穿仓。平台亦推动验证者驱动的「惩罚机制」(slashing),处罚恶意或离线节点,确保共识组成员保持连线。
开发团队配合 HIP-3 升级,在主网与测试网同步进行压力测试并开出漏洞悬赏;此次实战虽是意外,但也替官方做了一次最严苛的负载测试。Hyperliquid 内部人员在社群回应时说:
真正的考验不是跑分,而是在十年罕见的大行情里让用户出得了金。
待揭露的极限数据
虽然平台撑过 100 亿美元级别清算,外界仍关心它的极限。官方目前尚未公布高峰 TPS、撮合延迟曲线等量化报告,只强调零当机纪录与 0.2 秒确认时间。若要获得更广泛信任,这些硬指标将是下一步必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