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yperliquid 为自家稳定币 USDH 广招各路英雄,谁能拿下发行权?
衍生品交易所 Hyperliquid 拍卖其稳定币 USDH 发行权,引发巨头竞逐,预示着稳定币市场的权力结构与商业模式将迎来深刻变革。
(前情提要:Paxos:愿支持 HyperLiquid 推自家稳定币 USDH,收益用于回购 $HYPE)
(背景补充:HyperLiquid上$XPL清算事件的教训:看懂DeFi衍生品交易的隐形陷阱 )
本文目录
- 一场前所未有的「选秀」:USDH 发行权之争
- USDH 之争的「新颖」之处与深远影响
- 稳定币的未来:从「通用货币」到「生态美元」
在加密世界,稳定币的生意,一直是门最接近「印钞」的生意。Circle 和 Tether 就像是这个数位经济体的两大央行,它们坐拥千亿级别的现实世界资产 (主要是美国国债),一边享受着联準会升息带来的丰厚利息,一边为链上世界提供着基础流动性。
而那些光鲜亮丽的 DeFi 协议,无论交易量多大,生态多繁荣,本质上都只是这些「央行」的下游管道,是它们的「超级用户」。
这个看似牢不可破的权力格局,现在被 Hyperliquid 这匹衍生品赛道的黑马,用一种近乎「粗暴」的方式给打破了。它没有选择安静分叉一个新稳定币,也没有满足于和某个发行商搞个不痛不痒的合作,而是直接将稳定币的「发行权」——这个曾经被视为巨头禁脔的权力——挂出来公开拍卖。
这一举动,犹如在平静的稳定币湖面投下了一颗巨石,不仅激起了 Paxos、Frax Finance 等巨头的激烈竞逐,更预示着稳定币市场的权力结构和商业模式正迎来一场深刻的变革。
一场前所未有的「选秀」:USDH 发行权之争
众所周知,作为日交易量动辄数十亿美元的头部去中心化交易所,Hyperliquid 平台内沉澱着巨额的稳定币资产 (主要为 USDC),这些资产的储备利息是一笔可观的收入,但过去一直由 Circle 等外部发行方掌控。
Hyperliquid 决定将这部分价值「收归生态」。它保留了 USDH 这个代币符号,并向全市场发出「英雄帖」:谁能为 Hyperliquid 生态提供最佳的稳定币解决方案,谁就能获得 USDH 的独家发行权。这不仅仅是技术选型,更是一场公开透明的商业谈判,所有竞标者的提案、承诺和利益分配模型都将置于社群和验证者的监督之下。
这场「选秀」吸引了业内顶级的玩家,他们的方案也泾渭分明,代表了稳定币未来发展的两条截然不同的路线:
1. 合规与传统的巨擘:Paxos 的「赋能 HYPE」模式
作为一家备受监管机构认可的老牌稳定币发行商 (曾发行 BUSD、USDP),Paxos 的方案主打「合规」与「生态反哺」。其核心承诺是:
- 监管确定性:USDH 将完全符合美国《稳定币创新法案 (GENIUS)》和欧盟 MiCA 法规,为机构和大规模採用铺平道路。
- 巨额回购:将 USDH 储备资产所产生利息的 95% 用于在二级市场公开回购 Hyperliquid 的原生代币 HYPE,并将其分配给生态贡献者。据估算,此举每年可能为 HYPE 带来近 2 亿美元的买盘。
- 资源嫁接:利用其在 PayPal、Venmo、Interactive Brokers 等传统金融管道的深厚网路,推动 HYPE 的整合与应用,将 Hyperliquid 从「加密原生」推向更广阔的主流市场。
Paxos 的方案,无疑是一份「诚意满满」的合作协议,它以牺牲部分利润为代价,换取在 Hyperliquid 这一新兴金融生态中的核心地位,并将稳定币的收益与平台代币的价值深度绑定。
2. DeFi 原生的颠覆者:Frax Finance 的「零抽成」宣言
与 Paxos 的稳健路线不同,DeFi 领域的创新先锋 Frax Finance 则提出了一个更为激进和「加密原生」的方案。其核心亮点在于:
- 完全去中心化与收益归还:Frax 承诺将 USDH 底层国债等储备资产产生的收益 100% 透过其 FraxNet 协议,以程式化的方式直接返还给 Hyperliquid 的用户和生态,Frax 自身「零抽成」。
- DeFi 乐高整合:USDH 将与 Frax 的去中心化稳定币 frxUSD 1:1 挂钩,并深度整合 Frax 的 DeFi 产品矩阵,为 USDH 带来更丰富的链上应用场景和可组合性。
- 社群所有:该方案强调 USDH 将是一个完全由社群拥有的稳定币,其价值捕获和利益分配将由 Hyperliquid 的治理来决定。
Frax 的提案代表了一种更纯粹的 Web3 精神,即「价值回归用户」,试图将稳定币从一个由中心化实体掌控的盈利工具,转变为一个服务于去中心化生态的公共基础设施。
3. 中立联盟与后起之秀:Agora 与 Native Markets
除了两大热门,由华尔街巨头 VanEck 子公司支持的 Agora 也加入了战局。它联合了多家基础设施提供商,提出了一个「中立联盟」方案,承诺将 100% 的净收入返还给 Hyperliquid 生态,并强调其作为中立发行方的角色,不会与生态内专案产生利益冲突。此外,Hyperliquid 生态内的本土团队 Native Markets 也提交了方案,儘管细节不多,但其「本土化」思路也获得了一部分社群成员的关注。
USDH 之争的「新颖」之处与深远影响
这场竞标的真正深远影响在于,它为所有顶级的 DeFi 协议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剧本。
过去,大家都在默默忍受 Circle 的「铸造/赎回费」和它对协议收入的漠不关心。现在,Hyperliquid 等于是在公开喊话:嘿,Solana!嘿,EigenLayer!你们坐拥数百亿的 USDC,每年为 Circle 贡献了天文数字的利息收入,你们甘心吗?
这开启了一个「协议寻租」的潘朵拉魔盒。未来,我们可能会看到越来越多的头部协议,开始利用自身的「资产引力」,向稳定币发行商要求分成、要求赋能、要求客製化服务。稳定币发行商的角色,将从高高在上的「央行」,被迫转变为相互竞争的「商业银行」,为了争夺大客户 (顶级协议) 而不断内捲。
最终,这场由 Hyperliquid 点燃的战火,烧掉的将是旧有的、由少数几个寡头垄断的稳定币发行体系。它会迫使稳定币的利润从发行商的资产负债表,回流到真正创造了价值的 DeFi 生态之中。
稳定币的未来:从「通用货币」到「生态美元」
Hyperliquid 与 USDH 的故事,或许是稳定币市场演进的一个缩影。随着加密生态的不断成熟,我们将看到越来越多的「生态原生」或「平台客製」稳定币的出现。它们不再仅仅追求成为一种通用的、无差别的「数位美元」,而是与特定的生态系统深度绑定,其机制设计、收益分配都将服务于该生态的长期发展。
这场由 Hyperliquid 发起的稳定币权力游戏才刚刚开始。无论最终哪位「竞标者」胜出,USDH 的诞生都已经成功地搅动了市场的一池春水。它迫使我们重新思考稳定币的本质、价值的归属以及平台与基础设施之间的关係。对于 Tether 和 Circle 而言,一个由平台主导、利益共享的新时代或许正在到来
旧的权力结构正在瓦解,而新的规则,正在这场激烈的博弈中,被每一个参与者共同书写。这,或许是继 DeFi Summer 之后,我们这个行业最激动人心的叙事之一。